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2-13页 |
第2章 文献综述 | 第13-26页 |
2.1 语言认知的理论倾向 | 第13-14页 |
2.2 词汇阅读的认知模型 | 第14-15页 |
2.2.1 词汇识别的双通道模型 | 第14页 |
2.2.2 双通道交互激活模型 | 第14-15页 |
2.3 词汇阅读的 ERP 研究 | 第15-18页 |
2.3.1 N/P150 成分 | 第15-16页 |
2.3.2 N170 成分 | 第16页 |
2.3.3 RP 成分 | 第16页 |
2.3.4 N250 成分 | 第16-17页 |
2.3.5 P325 成分 | 第17-18页 |
2.3.6 N400 成分 | 第18页 |
2.4 情绪词阅读的认知机制 | 第18-19页 |
2.5 情绪词加工优势的理论解释 | 第19-20页 |
2.6 情绪词加工的脑功能定位研究 | 第20-21页 |
2.7 情绪词加工的 ERP 研究 | 第21-24页 |
2.7.1 P1-N1 | 第21-22页 |
2.7.2 EPN | 第22页 |
2.7.3 P300 | 第22页 |
2.7.4 LPC | 第22-24页 |
2.8 词汇情绪价效应的影响因素 | 第24-26页 |
2.8.1 词频 | 第24-25页 |
2.8.2 任务导致的加工深度 | 第25-26页 |
第3章 问题提出 | 第26-28页 |
3.1 问题提出 | 第26-27页 |
3.2 研究假设 | 第27-28页 |
第4章 实验研究 | 第28-59页 |
4.1 实验一 汉字频率对字体判断任务中情绪价效应的影响 | 第28-43页 |
4.1.1 实验目的 | 第28页 |
4.1.2 被试 | 第28页 |
4.1.3 实验材料 | 第28-29页 |
4.1.4 实验设计 | 第29页 |
4.1.5 实验程序 | 第29-30页 |
4.1.6 脑电记录 | 第30页 |
4.1.7 数据分析 | 第30页 |
4.1.8 行为数据结果 | 第30-32页 |
4.1.9 脑电数据结果 | 第32-43页 |
4.2 实验二 汉字频率对真假字判断任务中情绪价效应的影响 | 第43-59页 |
4.2.1 实验目的 | 第43页 |
4.2.2 被试 | 第43页 |
4.2.3 实验材料 | 第43页 |
4.2.4 实验设计 | 第43页 |
4.2.5 实验程序 | 第43-44页 |
4.2.6 脑电记录 | 第44页 |
4.2.7 数据分析 | 第44页 |
4.2.8 行为数据结果 | 第44-46页 |
4.2.9 脑电数据结果 | 第46-59页 |
第5章 综合讨论 | 第59-62页 |
5.1 字频和任务形式对汉字情绪价效应的影响 | 第59页 |
5.2 N1 | 第59-60页 |
5.3 EPN | 第60页 |
5.4 N400 | 第60-61页 |
5.5 LPC | 第61页 |
5.6 积极与消极情绪价的区别 | 第61-62页 |
第6章 结论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8页 |
附录 | 第68-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