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视野中郭德纲相声的正能量传播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5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1-13页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1-12页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2-13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13页 |
1.4 创新点 | 第13-14页 |
1.5 理论基础 | 第14-15页 |
第2章 郭氏相声传播中的积极因素 | 第15-30页 |
2.1 郭德纲相声的话题框架分析 | 第15-18页 |
2.1.1. 样本分析 | 第16页 |
2.1.2 话题分析 | 第16-18页 |
2.2 郭氏相声的传播手法分析 | 第18-26页 |
2.2.1 “荒诞语境”中传播出的正能量 | 第18-20页 |
2.2.2 俏皮话中蕴藏的正能量 | 第20页 |
2.2.3 非语言符号传递正能量 | 第20-22页 |
2.2.4 “无厘头”表演出正能量 | 第22-23页 |
2.2.5 传统文化中的正能量传播 | 第23-24页 |
2.2.6 讽刺题材中的正能量传播 | 第24-25页 |
2.2.7 草根文化中的正能量传播 | 第25-26页 |
2.3 相声传播模式中积极因素的传播手段 | 第26-30页 |
2.3.1 相声传播——说 | 第26-27页 |
2.3.2 相声传播——学 | 第27-28页 |
2.3.3 相声传播——逗 | 第28-29页 |
2.3.4 相声传播——唱 | 第29-30页 |
第3章 马莱兹克传播过程模式下解读传播者积极品格 | 第30-37页 |
3.1 郭德纲的性格特点 | 第30-33页 |
3.1.1 信念 | 第30页 |
3.1.2 忘我 | 第30-31页 |
3.1.3 乐观 | 第31-32页 |
3.1.4 自信 | 第32-33页 |
3.2 作为演员所具备的个人特质 | 第33-37页 |
3.2.1 坚持 | 第33-34页 |
3.2.2 魄力 | 第34-35页 |
3.3.3 抗压能力 | 第35页 |
3.3.4 艺德 | 第35-37页 |
第4章 郭氏相声对受众的积极影响 | 第37-47页 |
4.1 受众从郭氏相声中得到的积极感受调查 | 第37-40页 |
4.2 受众反馈 | 第40-43页 |
4.3 网络数据 | 第43-45页 |
4.4 相声实验 | 第45-47页 |
结语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附录 | 第51-68页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