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一、导论 | 第10-17页 |
(一)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的意义 | 第10-11页 |
1. 问题的提出 | 第10页 |
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二)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1-15页 |
1.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1-12页 |
2.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2-15页 |
(三)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15页 |
1. 研究的思路 | 第15页 |
2. 研究的方法 | 第15页 |
(四) 研究的内容和创新之处 | 第15-17页 |
1. 重要概念界定 | 第15-16页 |
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6页 |
3. 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16-17页 |
二、广西工业结构变化的测算 | 第17-25页 |
(一) 工业结构变化衡量方法的比较 | 第17-19页 |
1. 工业结构变化指数 | 第17页 |
2. 偏离-份额法(Shift-Share Analysis) | 第17-18页 |
3. 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度化指标 | 第18-19页 |
(二) 工业结构测算指标的选取说明 | 第19-20页 |
(三) 广西工业结构变化的总体趋势 | 第20-21页 |
(四) 广西工业结构变化的行业特征 | 第21-23页 |
(五) 广西工业结构变化的区域特征 | 第23-25页 |
三、广西工业结构变化的经济效应 | 第25-33页 |
(一) 广西工业结构变化的经济增长效应 | 第25-28页 |
1. 工业结构变化的经济增长效应分析 | 第25-26页 |
2. 广西工业结构变化的经济增长效应定量分析 | 第26-28页 |
(二) 广西工业结构变化的生产率增长效应 | 第28-33页 |
1. 工业结构变化与生产率增长差异 | 第28-30页 |
2. 广西工业结构变化的生产率增长效应定量分析 | 第30-33页 |
四、广西工业结构变化的影响因素 | 第33-43页 |
(一) 理论框架与研究假说 | 第33-35页 |
1. 分析框架 | 第33页 |
2. 理论分析与假说的提出 | 第33-35页 |
(二) 计量模型、变量与数据 | 第35-36页 |
1. 计量模型 | 第35页 |
2. 变量选取说明 | 第35-36页 |
3. 数据来源说明 | 第36页 |
(三) 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 第36-43页 |
1. ADF单位根检验 | 第36-37页 |
2. 协整检验 | 第37-38页 |
3. 向量误差修正模型 | 第38-39页 |
4. 格兰杰因果检验 | 第39-40页 |
5. 脉冲响应函数 | 第40-41页 |
6. 方差分解 | 第41-43页 |
五、主要结论与研究展望 | 第43-47页 |
(一)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43-45页 |
1. 主要结论 | 第43-44页 |
2. 政策建议 | 第44-45页 |
(二) 研究的局限与研究展望 | 第45-47页 |
1. 研究存在的局限 | 第45页 |
2. 进一步研究展望 | 第45-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1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与的课题 | 第51-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