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药学论文--药物基础科学论文--药物化学论文

异硫氰酸酯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其癌预防机制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缩略语表第6-12页
第一章 课题综述第12-63页
    1.1 异硫氰酸酯类化合物(ITCs)第12-46页
        1.1.1 ITCs的发现、分布及其转化形成机制第12-16页
        1.1.2 ITCs的化学性质和生物活性研究第16-43页
            1.1.2.1 ITCs的化学性质第16-18页
            1.1.2.2 ITCs的生物活性研究第18-43页
        1.1.3 简单介绍ITCs的合成方法第43-46页
    1.2 细胞氧化损伤与保护第46-54页
        1.2.1 细胞的氧化损伤机制第46-50页
        1.2.2 药物代谢酶——Ⅱ相代谢酶第50-54页
    1.3 课题意义第54-56页
    参考文献第56-63页
第二章 ITCs通过亲电加成依赖的活性氧的产生诱导乳腺癌细胞凋亡和周期阻滞第63-83页
    2.1 摘要第63页
    2.2 引言第63-64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64-72页
        2.3.1 ITCs对于MDA-MB-231乳腺癌细胞的增殖活性评价第64-66页
        2.3.2 ITCs诱导MDA-MB-231乳腺癌细胞周期阻滞活性研究第66-67页
        2.3.3 ITCs对于MDA-MB-231乳腺癌细胞凋亡诱导活性评价第67-69页
        2.3.4 ITCs诱导MDA-MB-231乳腺癌细胞内ROS含量的变化第69页
        2.3.5 ITCs对于MDA-MB-231乳腺癌细胞凋亡和周期相关蛋白含量的影响第69-71页
        2.3.6 本章小结第71-72页
    2.4 实验部分第72-82页
        2.4.1 材料第72-74页
            2.4.1.1 主要材料和仪器第72页
            2.4.1.2 主要仪器第72-73页
            2.4.1.3 主要溶液配制第73-74页
            2.4.1.4 药物配制及细胞培养第74页
        2.4.2 ITCs的合成第74-75页
        2.4.3 细胞存活率的测定第75-76页
        2.4.4 细胞内活性氧(ROS)含量的测定第76-77页
        2.4.5 细胞周期的阻滞效果测定第77-78页
        2.4.6 ITCs对于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第78-80页
            2.4.6.1 细胞形态学凋亡的评价第78-79页
            2.4.6.2 双染法测定细胞凋亡效果第79-80页
        2.4.7 Western blotting实验测定细胞凋亡相关蛋白含量的变化第80-82页
    参考文献第82-83页
第三章 ITCs对于甲萘醌诱导的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第83-91页
    3.1 摘要第83页
    3.2 引言第83-84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84-87页
        3.3.1 ITCs对于正常肝脏细胞L02的毒性及其保护作用第84-85页
        3.3.2 细胞内典型Ⅱ相代谢酶含量的变化第85-86页
        3.3.3 细胞内Nrf2含量的变化及其转位效果第86页
        3.3.4 本章小结第86-87页
    3.4 实验部分第87-90页
        3.4.1 材料与试剂、仪器第87页
        3.4.2 ITCs对于正常肝脏细胞L02的毒性及其保护作用第87-88页
            3.4.2.1 ITCs对于正常肝脏细胞L02的毒性第87-88页
            3.4.2.2 ITCs对于甲萘醌诱导的细胞损伤的保护效果第88页
        3.4.3 细胞内典型Ⅱ相代谢酶含量的变化第88-89页
        3.4.4 细胞内Nrf2含量的变化及其转位效果第89-90页
    参考文献第90-91页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第91-92页
致谢第92页

论文共9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海洋真菌次生代谢产物Aspergillipeptide D的抗HSV-1活性及机理研究
下一篇:组氨酸的咪唑环(τ)和(π)位选择性修饰及其Fmoc衍生物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