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引言 | 第8-9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9-25页 |
1.1 Ni/MH 电池的工作原理 | 第9-11页 |
1.2 贮氢合金 | 第11-16页 |
1.2.1 贮氢合金的理论基础 | 第11-13页 |
1.2.2 贮氢合金的分类 | 第13页 |
1.2.3 贮氢合金发展和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1.3 贮氢合金表面处理的研究现状 | 第16-23页 |
1.3.1 合金表面的酸处理 | 第17-18页 |
1.3.2 合金表面的碱处理 | 第18-19页 |
1.3.3 合金表面的氟化处理 | 第19页 |
1.3.4 合金表面的微包覆处理 | 第19-22页 |
1.3.5 添加金属或金属氧化物 | 第22-23页 |
1.4 镁合金表面化学镀铈原理 | 第23页 |
1.5 本次实验的研究主要内容 | 第23-25页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第25-33页 |
2.1 实验所需原料及设备 | 第25-26页 |
2.1.1 实验所需原料及药品 | 第25页 |
2.1.2 实验所用设备及相关材料 | 第25-26页 |
2.2 实验所需电极的制备 | 第26-28页 |
2.2.1 电化学测试正极的制备 | 第26-27页 |
2.2.2 电化学测试负极的制备 | 第27-28页 |
2.3 合金粉末性能测试 | 第28-33页 |
2.3.1 合金粉末形貌测试 | 第28页 |
2.3.2 合金粉末电化学性能测试 | 第28-29页 |
2.3.2.1 测试装置 | 第28-29页 |
2.3.2.2 合金活化 | 第29页 |
2.3.2.3 循环寿命 | 第29页 |
2.3.3 合金粉末动力学性能测试 | 第29-33页 |
第三章 铸态Mg_2Ni 铈转化工艺及性能的影响 | 第33-54页 |
3.1 Mg_2Ni 合金镀铈工艺及性能研究 | 第33-39页 |
3.1.1 Mg_2Ni 合金铈膜的正交实验 | 第33-34页 |
3.1.2 表面形貌 | 第34-35页 |
3.1.3 Tafel 曲线 | 第35-36页 |
3.1.4 交流阻抗图谱 | 第36-38页 |
3.1.5 循环稳定性 | 第38-39页 |
3.2 单因素对 Mg_2Ni 合金铈膜实验的影响 | 第39-54页 |
3.2.1 铈盐浓度对实验的影响 | 第39-44页 |
3.2.2 HNO_3的添加对实验的影响 | 第44-49页 |
3.2.3 成膜促进剂对实验的影响 | 第49-54页 |
第四章 球磨态 Mg_2Ni 合金铈转化工艺及性能的影响 | 第54-63页 |
4.1 铸态 Mg_2Ni 合金与球磨态 Mg_2Ni 合金性能研究 | 第54-57页 |
4.1.1 表面形貌 | 第54-55页 |
4.1.2 Tafel 曲线 | 第55页 |
4.1.3 交流阻抗图谱 | 第55-57页 |
4.1.4 循环稳定性 | 第57页 |
4.2 球磨态 Mg_2Ni 合金铈转化工艺及性能的研究 | 第57-63页 |
4.2.1 表面形貌 | 第57-59页 |
4.2.2 Tafel 曲线 | 第59-60页 |
4.2.3 交流阻抗图谱 | 第60-62页 |
4.2.4 循环稳定性 | 第62-63页 |
第五章 铸态La0.1Mg1.9Ni 合金铈转化工艺及性能的影响 | 第63-72页 |
5.1 La 元素替代对 Mg_2Ni 合金耐腐蚀性能的影响 | 第63-66页 |
5.1.1 表面形貌 | 第63-64页 |
5.1.2 Tafel 曲线 | 第64页 |
5.1.3 交流阻抗图谱 | 第64-66页 |
5.1.4 循环稳定性 | 第66页 |
5.2 铸态 La0.1Mg1.9Ni 铈转化成膜合金性能的研究 | 第66-72页 |
5.2.1 表面形貌 | 第66-68页 |
5.2.2 Tafel 曲线 | 第68页 |
5.2.3 交流阻抗图谱 | 第68-70页 |
5.2.4 循环稳定性 | 第70-72页 |
结论 | 第7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9页 |
在学研究成果 | 第79-80页 |
致谢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