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5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2页 |
1.2 污泥处理处置概述 | 第12-18页 |
1.2.1 污泥的特征及危害 | 第12-14页 |
1.2.2 污泥的处理处置技术 | 第14-17页 |
1.2.3 我国污泥处理处置难点及发展方向 | 第17-18页 |
1.3 污泥土地利用研究进展 | 第18-20页 |
1.3.1 土壤性质的变化 | 第18页 |
1.3.2 生物响应的变化 | 第18页 |
1.3.3 有机污染物的迁移转化 | 第18-19页 |
1.3.4 重金属污染物的迁移富集 | 第19-20页 |
1.4 黄土特性及改良潜质 | 第20-22页 |
1.4.1 黄土的特性 | 第20-21页 |
1.4.2 黄土的改良潜质 | 第21-22页 |
1.5 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第22页 |
1.6 研究目标与内容 | 第22-23页 |
1.6.1 研究目标 | 第22页 |
1.6.2 研究内容 | 第22-23页 |
1.7 创新点 | 第23页 |
1.8 技术路线 | 第23-25页 |
第二章 实验区概况及材料方法 | 第25-37页 |
2.1 实验区概况 | 第25-26页 |
2.2 供试材料 | 第26-29页 |
2.2.1 供试土壤 | 第26-27页 |
2.2.2 供试污泥 | 第27-28页 |
2.2.3 污泥堆肥 | 第28页 |
2.2.4 供试植物 | 第28-29页 |
2.3 实验设计 | 第29-32页 |
2.3.1 污泥堆肥改良黄土盆栽实验 | 第30-31页 |
2.3.2 Cd胁迫实验 | 第31页 |
2.3.3 黄土中Cd、Cu、Zn的浸提特征 | 第31页 |
2.3.4 污泥堆肥DOM对黄土吸附解吸Cd过程的影响 | 第31页 |
2.3.5 污泥堆肥改良黄土吸附Cd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 | 第31-32页 |
2.3.6 毒性评价实验设计 | 第32页 |
2.4 样品处理 | 第32-33页 |
2.4.1 DOM制备方法 | 第32页 |
2.4.2 植物样品采集与预处理 | 第32页 |
2.4.3 土壤样品采集与预处理 | 第32-33页 |
2.5 测试方法 | 第33页 |
2.6 主要仪器和试剂 | 第33-35页 |
2.7 质量控制 | 第35页 |
2.8 数据统计和分析 | 第35-37页 |
第三章 污泥改良黄土方案筛选及其可行性分析 | 第37-46页 |
3.1 引言 | 第37页 |
3.2 结果和讨论 | 第37-45页 |
3.2.1 理化性质 | 第37-38页 |
3.2.2 植物生长响应 | 第38-42页 |
3.2.3 重金属生物有效性 | 第42-43页 |
3.2.4 微生物代谢指纹 | 第43-44页 |
3.2.5 毒性评价 | 第44-45页 |
3.3 小结 | 第45-46页 |
第四章 施用污泥堆肥对黄土中重金属的分配及其生物有效性的影响 | 第46-65页 |
4.1 引言 | 第46页 |
4.2 结果和讨论 | 第46-64页 |
4.2.1 土壤理化性质 | 第46-49页 |
4.2.2 土壤重金属含量形态 | 第49-52页 |
4.2.3 植物生长参数变化 | 第52-55页 |
4.2.4 重金属在土壤-植物系统中的迁移富集规律 | 第55-61页 |
4.2.5 饮食摄入后的健康风险评价 | 第61-64页 |
4.3 小结 | 第64-65页 |
第五章 Cd胁迫下污泥堆肥改良黄土-蚕豆系统中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 | 第65-115页 |
5.1 引言 | 第65页 |
5.2 结果与讨论 | 第65-114页 |
5.2.1 植物生长响应 | 第66-76页 |
5.2.2 植物重金属分布及其含量 | 第76-101页 |
5.2.3 重金属生物有效性 | 第101-106页 |
5.2.4 饮食摄入后的健康风险评价 | 第106-114页 |
5.3 小结 | 第114-115页 |
第六章 黄土、污泥堆肥性质对Cd活性的影响机制 | 第115-129页 |
6.1 引言 | 第115页 |
6.2` 结果与讨论 | 第115-128页 |
6.2.1 黄土中Cd、Cu、Zn的浸提特征 | 第115-121页 |
6.2.2 污泥堆肥DOM对黄土吸附解吸Cd过程的影响 | 第121-124页 |
6.2.3 污泥堆肥改良黄土吸附Cd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 | 第124-128页 |
6.3 小结 | 第128-129页 |
第七章 结论、应用前景及展望 | 第129-133页 |
7.1 结论 | 第129-131页 |
7.2 应用前景 | 第131-132页 |
7.3 展望 | 第132-133页 |
参考文献 | 第133-146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146-148页 |
致谢 | 第1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