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荧光型柱[5]芳烃、杯[4]芳烃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

中文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页
引言第11-12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5页
    1.1 柱芳烃、杯芳烃概述第12-16页
        1.1.1 柱芳烃、杯芳烃的合成方法简介第13页
        1.1.2 柱芳烃、杯芳烃的构象及稳定性第13-15页
        1.1.3 柱芳烃、杯芳烃的衍生第15-16页
    1.2 柱芳烃衍生物在分子识别中的应用第16-20页
        1.2.1 柱芳烃对阳离子的识别第16-18页
        1.2.2 柱芳烃对阴离子的识别第18页
        1.2.3 柱芳烃对中性分子的识别第18-20页
    1.3 杯芳烃衍生物在分子识别中的应用第20-23页
        1.3.1 杯芳烃对阳离子的识别第20-21页
        1.3.2 杯芳烃对阴离子的识别第21-22页
        1.3.3 杯芳烃对中性分子的识别第22页
        1.3.4 杯芳烃修饰的硅表面自组装单分子膜在分子识别中的应用第22-23页
    1.4 本论文选题第23-25页
第二章 对称和不对称荧光型柱[5]芳烃的合成第25-46页
    2.1 实验部分第25-45页
        2.1.1 部分所用实验仪器及主要试剂第25-27页
        2.1.2 对称柱[5]芳烃单体Ⅱ-1的合成第27页
        2.1.3 对称柱[5]芳烃Ⅱ-2的合成第27-29页
        2.1.4 配体4-甲基-7-羟基香豆素Ⅱ-3的合成第29页
        2.1.5 对称荧光型柱[5]芳烃Ⅱ-4(P5C10)的合成以及波谱分析第29-32页
        2.1.6 不对称柱[5]芳烃单体Ⅱ-5的合成第32页
        2.1.7 不对称柱[5]芳烃Ⅱ-6的合成第32-40页
        2.1.8 通过Williamson反应合成不对称荧光型柱[5]芳烃Ⅱ-7和Ⅱ-8第40-42页
        2.1.9 不对称叠氮柱芳烃Ⅱ-9和配体4-甲基-7-羟基香豆素炔Ⅱ-10的合成第42-43页
        2.1.10 Cu(Ⅰ)催化点击合成不对称荧光型柱[5]芳烃Ⅱ-11第43-45页
    2.2 结果与讨论第45-46页
        2.2.1 对称柱[5]芳烃(化合物Ⅱ-2)的合成改进第45页
        2.2.2 不对称柱[5]芳烃(化合物Ⅱ-6)的合成改进第45页
        2.2.3 不对称荧光型柱[5]芳烃衍生物构象分析第45-46页
第三章 对称荧光型柱[5]芳烃P5C10对甲基对硫磷的识别第46-55页
    3.1 实验部分第46-48页
        3.1.1 部分实验仪器和主要试剂第46-47页
        3.1.2 实验所用溶液的配制第47页
        3.1.3 荧光滴定实验第47-48页
    3.2 P5C10对农药分子甲基对硫磷的识别性能研究第48-54页
        3.2.1 P5C10对农药分子的荧光选择性识别第48-49页
        3.2.2 不同浓度甲基对硫磷对P5C10的荧光光谱影响第49-50页
        3.2.3 甲基对硫磷对化合物P5C10的紫外光谱影响第50-51页
        3.2.4 化合物P5C10与甲基对硫磷的~1H NMR研究第51-52页
        3.2.5 化合物P5C10与甲基对硫磷的络合模式研究第52-54页
        3.2.6 P5C10与甲基对硫磷作用的机理探讨第54页
    3.3 结论第54-55页
第四章 荧光型杯[4]芳烃衍生物的合成及性能研究第55-73页
    4.1 实验部分第55-67页
        4.1.1 部分实验仪器和主要试剂第55-57页
        4.1.2 叔丁基杯[4]芳烃Ⅳ-1的合成第57页
        4.1.3 分子平台化合物Ⅳ-2和Ⅳ-3的合成第57-59页
        4.1.4 荧光型杯[4]芳烃Ⅳ-4的合成第59-60页
        4.1.5 荧光型杯[4]芳烃Ⅳ-5(C4Q2)的合成以及波谱分析第60-62页
        4.1.6 荧光型杯[4]芳烃Ⅳ-6、Ⅳ-7(C4C2)的合成以及波谱分析第62-66页
        4.1.7 主体和客体溶液的配制第66页
        4.1.8 荧光滴定实验第66-67页
    4.2 杯[4]芳烃Ⅳ-5(C4Q2)对铁离子的识别性能研究第67-72页
        4.2.1 C4Q2对金属离子的选择性识别第67-68页
        4.2.2 不同浓度的铁离子对化合物C4Q2的荧光滴定研究第68-69页
        4.2.3 其他金属离子对化合物C4Q2的荧光滴定研究第69-71页
        4.2.4 铁离子与化合物C4Q2的络合模式研究第71-72页
    4.3 结论第72-73页
第五章 荧光型杯[4]芳烃C4C2对辛硫磷的选择性识别第73-81页
    5.1 实验部分第73-76页
        5.1.1 部分所用试剂和实验仪器第73-75页
        5.1.2 实验所用溶液的配制第75页
        5.1.3 硅基底上C4C2/SAMs的制备第75-76页
    5.2 杯[4]芳烃C4C2对辛硫磷的识别性能研究第76-80页
        5.2.1 C4C2/SAMs对辛硫磷的选择性第76-77页
        5.2.2 杯[4]芳烃C4C2在荧光上对辛硫磷的选择性识别第77-78页
        5.2.3 不同浓度的辛硫磷对主体化合物C4C2的光谱影响第78-79页
        5.2.4 辛硫磷对主体化合物C4C2的紫外光谱影响第79-80页
        5.2.5 C4C2/SAMs与辛硫磷作用浸润性变化机理探讨第80页
    5.3 结论第80-81页
结语第81-82页
参考文献第82-87页
附录第87-102页
在校期间发表或待发表的论文第102-103页
致谢第103页

论文共10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国投大同能源公司企业文化建设问题及对策研究
下一篇:基于SPF的流数据离群点挖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