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2页 |
1.1 引言 | 第10-11页 |
1.2 砌体结构震害情况 | 第11-14页 |
1.3 国内外砌体结构的研究发展 | 第14-16页 |
1.3.1 国内砌体结构的研究进度 | 第14-16页 |
1.3.2 国外砌体结构的研究进度 | 第16页 |
1.4 砌体结构抗震分析方法 | 第16-19页 |
1.4.1 砌体抗震性能的研究与分析 | 第16-18页 |
1.4.2 有限元分析在砌体结构中的应用 | 第18-19页 |
1.5 课题的研究意义与内容 | 第19-22页 |
第二章 砌体结构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方法研究 | 第22-30页 |
2.1 有限元软件 ANSYS 及单元简介 | 第22-23页 |
2.1.1 软件简介 | 第22-23页 |
2.1.2 单元简介 | 第23页 |
2.2 砌体结构有限元模型 | 第23-24页 |
2.2.1 整体式模型 | 第23-24页 |
2.2.2 分离式模型 | 第24页 |
2.3 材料本构关系和破坏准则 | 第24-28页 |
2.3.1 单轴受压砌体本构关系表达式的比较和分析 | 第24-27页 |
2.3.2 砖和砂浆的本构模型 | 第27-28页 |
2.4 材料的破坏准则 | 第28-30页 |
第三章 砖砌体材料试件抗压的有限元分析 | 第30-42页 |
3.1 材料单元、本构模型及参数设置 | 第30-33页 |
3.1.1 单元的选取 | 第30页 |
3.1.2 材料参数设置 | 第30-33页 |
3.2 模型的建立 | 第33-35页 |
3.2.1 整体式模型的建立 | 第33-34页 |
3.2.2 分离式模型的建立 | 第34-35页 |
3.3 结果对比及分析 | 第35-40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0-42页 |
第四章 砖砌体墙拟静力试验的有限元弹塑性分析 | 第42-64页 |
4.1 砖砌体墙拟静力试验概况 | 第42-50页 |
4.1.1 试件设计 | 第42-43页 |
4.1.2 材料基本力学性能试验 | 第43-48页 |
4.1.3 试验加载 | 第48-50页 |
4.2 砌体墙抗震性能有限元模拟 | 第50-55页 |
4.2.1 模型及参数的选用 | 第50-52页 |
4.2.2 试验模型的建立 | 第52-54页 |
4.2.3 定义边界条件和荷载 | 第54-55页 |
4.3 结果对比及分析 | 第55-64页 |
4.3.1 承载能力分析 | 第55-56页 |
4.3.2 破坏形态分析 | 第56-59页 |
4.3.3 滞回曲线分析 | 第59-60页 |
4.3.4 骨架曲线分析 | 第60-64页 |
第五章 砖砌体结构抗震性能有限元分析 | 第64-84页 |
5.1 不同竖向压力对砖砌体墙抗震性能的影响 | 第64-69页 |
5.1.1 不同竖向压力下墙体的开裂过程 | 第64-67页 |
5.1.2 不同竖向压力下承载力分析 | 第67页 |
5.1.3 不同竖向压力下骨架曲线分析 | 第67-68页 |
5.1.4 小结 | 第68-69页 |
5.2 不同高宽比对砖砌体墙抗震性能的影响 | 第69-72页 |
5.2.1 不同高宽比下墙体的开裂过程 | 第69-71页 |
5.2.2 不同高宽比下承载力分析 | 第71页 |
5.2.3 不同高宽比下骨架曲线分析 | 第71-72页 |
5.2.4 小结 | 第72页 |
5.3 不同砂浆强度对砖砌体墙抗震性能的影响 | 第72-77页 |
5.3.1 不同砂浆强度下墙体的开裂过程 | 第73-75页 |
5.3.2 不同砂浆强度下承载力分析 | 第75-76页 |
5.3.3 不同砂浆强度下骨架曲线分析 | 第76页 |
5.3.4 小结 | 第76-77页 |
5.4 两层砌体结构的弹塑性分析 | 第77-84页 |
5.4.1 砌体结构有限元模型设计 | 第77-78页 |
5.4.2 选用的单元类型及单元参数 | 第78页 |
5.4.3 砌体结构模态计算结果分析 | 第78-79页 |
5.4.4 地震作用下砌体结构弾塑性时程分析 | 第79-83页 |
5.4.5 小结 | 第83-84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4-86页 |
参考文献 | 第86-90页 |
致谢 | 第90-91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