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外科学论文--泌尿科学(泌尿生殖系疾病)论文--肾疾病论文

80例成人特发性膜性肾病临床病理分析

中文摘要第4-7页
Abstract第7-10页
目录第11-13页
英文缩略词表第13-15页
第1章 引言第15-17页
第2章 综述第17-26页
    2.1 特发性膜性肾病发病机制第17-20页
        2.1.1 Heymann 肾炎模型第17-18页
        2.1.2 中性肽链内切酶第18-19页
        2.1.3 M 型磷脂酶 A2 受体第19-20页
        2.1.4 醛糖还原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及α‐烯醇化酶第20页
    2.2 特发性膜性肾病的治疗第20-25页
        2.2.1 一般保守治疗第20-21页
        2.2.2 特异性治疗第21-24页
        2.2.3 并发症的治疗第24-25页
    2.3 总结第25-26页
第3章 材料与方法第26-30页
    3.1 研究对象第26页
    3.2 研究方法第26-27页
        3.2.1 肾活检时的临床资料第26页
        3.2.2 肾活检病理资料第26-27页
    3.3 诊断标准第27-29页
        3.3.1 临床诊断第27-28页
        3.3.2 病理诊断第28-29页
        3.3.3 疗效判断标准第29页
        3.3.4 排除标准第29页
    3.4 统计方法第29-30页
第4章 结果第30-41页
    4.1 一般资料第30-31页
    4.2 临床表现第31页
    4.3 性别分组临床表现与实验室指标比较第31-33页
        4.3.1 临床表现方面第31-32页
        4.3.2 实验室指标方面第32-33页
    4.4 肾小球滤过率水平分组临床表现与实验室指标比较第33-35页
        4.4.1 临床表现方面第33-34页
        4.4.2 实验室指标方面第34-35页
    4.5 肾脏病理特点第35页
    4.6 性别分组病理特点比较第35-37页
        4.6.1 病理分期方面第35-36页
        4.6.2 显微镜下病理特点比较第36-37页
    4.7 肾小球滤过率水平分组病理特点比较第37-39页
        4.7.1 病理分期方面第37-38页
        4.7.2 显微镜下病理特点比较第38-39页
    4.8 肾小球滤过率水平线性相关及回归性研究第39-40页
    4.9 治疗第40-41页
第5章 讨论第41-46页
    5.1 特发性膜性肾病的临床特点第41-43页
        5.1.1 一般资料与临床表现第41-42页
        5.1.2 组间临床表现与实验室指标的比较第42-43页
    5.2 特发性膜性肾病的病理特点第43-45页
    5.3 特发性膜性肾病的治疗第45-46页
第6章 结论第46-47页
参考文献第47-54页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第54-55页
致谢第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Reactor模式的Muduo网络框架技术研究
下一篇:互联网热点话题聚类研究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