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市场论文

我国可转债定价机理与实证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1章 绪论第9-16页
    1.1 研究背景第9-10页
    1.2 研究意义第10-11页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第11-14页
        1.3.1 研究内容第11-12页
        1.3.2 研究方法第12-14页
    1.4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第14-16页
        1.4.1 论文的创新点第14页
        1.4.2 论文的不足第14-16页
第2章 文献综述第16-23页
    2.1 我国可转债市场发展状况第16-18页
    2.2 我国可转债定价理论研究第18-20页
    2.3 我国可转债定价模型研究重点第20-21页
    2.4 我国可转债定价模型第21-23页
第3章 几种典型的可转换债券定价理论模型第23-38页
    3.1 Black-Scholes模型第23-26页
    2.2 二叉树模型第26-29页
    3.3 公司价值的定价模型第29-32页
    3.4 投资者情绪的定价模型第32-38页
第4章 我国可转债定价的实证分析第38-45页
    4.1 发行公司基本面介绍第38-39页
        4.1.1 金鹰股份简介第38-39页
        4.1.2 金鹰可转债的基本资料第39页
    4.2 计算金鹰可转债的价值第39-43页
        4.2.1 计算金鹰可转债的债券部分的价值第40-41页
        4.2.2 计算金鹰可转债期权部分的价值第41-43页
        4.2.3 金鹰可转债的价值第43页
    4.3 金鹰可转债的误差分析第43-44页
    4.4 金鹰可转债的典型性分析第44-45页
第5章 我国可转债定价模型问题归纳及改进意见第45-52页
    5.1 我国可转债定价的偏差问题归纳第45-46页
        5.1.1 我国可转债市场尚未成熟第45-46页
        5.1.2 可转债的设计有待进一步提高第46页
        5.1.3 可转债定价模型需要进一步的改进第46页
    5.2 我国可转债定价的完善及改进意见第46-52页
        5.2.1 我国可转债市场的提高方向第46-48页
        5.2.2 我国可转债条款设计的改进意见第48页
        5.2.3 对于Black-Scholes定价模型的改进意见第48-52页
第6章 总结第52-54页
参考文献第54-56页
致谢第56-57页
卷内备考表第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武汉市工业用水趋势及节水对策研究
下一篇:基于高效复合菌系的生物活性炭技术深度处理焦化废水的中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