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论文--动物医学(兽医学)论文--兽医药物学论文--兽医药理学论文--兽用药品论文

猪瘟活疫苗全新工艺的研制与应用

摘要第10-12页
ABSTRACT第12-14页
符号说明第15-16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6-44页
    综述一:猪瘟及猪瘟病毒的研究进展第16-38页
        1 猪瘟的概况第16-27页
            1.1 猪瘟的流行病学第17页
            1.2 临床症状和致病机理第17-19页
            1.3 猪瘟的诊断第19-20页
            1.4 猪瘟的防控第20-21页
            1.5 猪瘟的疫苗第21-27页
        2 猪瘟病毒的病原学特性及研究进展第27-32页
            2.1 猪瘟病毒的形态及理化特性第28-29页
            2.2 猪瘟病毒的基因组结构及研究进展第29-30页
            2.3 猪瘟病毒E2基因的分子生物学特性第30-32页
            2.4 猪瘟病毒E2基因的研究进展第32页
        3 猪瘟病毒的增殖及细胞培养第32-38页
            3.1 猪瘟病毒的入侵及增殖第33-34页
            3.2 猪瘟病毒的细胞培养第34-38页
    综述二:细胞及病毒高密度培养关键技术研究进展第38-44页
        1 高密度培养的细胞特性研究及改造第38页
        2 无血清培养基的研究第38-39页
        3 生物反应器第39-40页
            3.1 机械搅拌式第39页
            3.2 气升式第39页
            3.3 中空纤维第39-40页
            3.4 空间生物反应器第40页
            3.5 其它生物反应器第40页
        4 生物反应器的相关技术第40-41页
            4.1 细胞培养工艺技术研究第40-41页
            4.2 微载体的选择第41页
            4.3 培养过程的在线监控第41页
        5 结语第41-44页
第二章 生产用猪睾丸传代细胞的研究第44-62页
    1 材料第44-47页
        1.1 细胞和种毒第44页
        1.2 培养基及溶液第44-46页
        1.3 试验动物第46-47页
        1.4 荧光抗体第47页
    2 方法第47-53页
        2.1 冻存细胞的复苏第47页
        2.2 细胞传代第47页
        2.3 细胞的冻存第47-48页
        2.4 基础细胞库建立第48页
        2.5 工作细胞库建立第48页
        2.6 细胞库细胞的检验第48-49页
        2.7 基础细胞库和工作细胞库的病毒检验第49-50页
        2.8 ST细胞最高代次范围确定第50-52页
        2.9 细胞系转化、恶性程度及细胞核学检验第52-53页
    2 结果第53-61页
        2.1 各级细胞库建立结果第53-55页
        2.2 最高代次细胞研究结果第55-57页
        2.3 细胞三致试验结果第57-61页
    3 本章小结第61-62页
        3.1 ST细胞的确定及细胞库的建立第61页
        3.2 细胞最高代次的确定第61页
        3.3 细胞系转化、恶性程度及细胞核学检查试验第61-62页
第三章 生产用毒种的研究第62-78页
    1 材料第62-63页
        1.1 细胞第62页
        1.2 毒种第62页
        1.3 培养基及试剂第62-63页
        1.4 试验动物第63页
    2 方法第63-70页
        2.1 生产用毒种种子批的建立(猪瘟脾毒的增殖与鉴定)第63-67页
        2.2 生产种子制备及全面鉴定(细胞毒的增殖和鉴定)第67-68页
        2.3 生产用毒种最高代次范围的研究第68-70页
    3 结果第70-76页
        3.1 生产种子批建立的结果(猪瘟脾毒种毒的增殖及鉴定结果)第70-71页
        3.2 生产种子的鉴定结果(猪瘟细胞种毒的增殖及鉴定结果)第71-73页
        3.3 生产用毒种最高代次范围的研究结果第73-76页
    4 本部分小结第76-78页
第四章 实验用阴性猪的筛选第78-94页
    1 材料第78-79页
        1.1 动物第78页
        1.2 主要试剂第78页
        1.3 主要仪器第78-79页
    2 方法第79-85页
        2.1 猪瘟(CSF)抗原的检测第79-80页
        2.2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抗原的检测第80页
        2.3 猪瘟(CSF)抗体检测第80-81页
        2.4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抗体检测第81-83页
        2.5 猪圆环病毒Ⅱ型(PCV2)抗体酶免检测第83-84页
        2.6 猪伪狂犬病病毒(PRV)gpI抗体检测第84-85页
    3 结果第85-92页
        3.1 不同日龄猪PRRSV及CSFV抗原检测结果第85-88页
        3.2 ELISA检测结果第88-92页
    4 本章小结第92-94页
第五章 猪瘟活疫苗(ST传代细胞源)的研制第94-124页
    1 材料第94-95页
        1.1 毒种与细胞第94页
        1.2 培养基第94页
        1.3 试验动物第94页
        1.4 生物反应器及载体第94页
        1.5 猪瘟活疫苗(细胞源)第94-95页
    2 方法第95-104页
        2.1 细胞培养第95-96页
        2.2 生产用种毒制备第96页
        2.3 用不同代次细胞培养猪瘟弱毒产毒情况比较试验第96页
        2.4 不同接毒量比较试验第96页
        2.5 接毒后不同时间收获比较试验第96-97页
        2.6 病毒液于不同温度保存期试验第97页
        2.7 病毒的繁殖与收获第97-98页
        2.8 半成品检验第98页
        2.9 配苗、分装和冻干第98页
        2.10 成品检验方法研究第98-104页
    3 结果与讨论第104-121页
        3.1 用不同代次细胞培养猪瘟弱毒产毒情况比较试验结果第104页
        3.2 不同接毒量比较试验结果第104-105页
        3.3 接毒后不同时间收获比较试验结果第105-107页
        3.4 病毒液于不同温度保存期试验结果第107-108页
        3.5 新型疫苗制备结果第108-113页
        3.6 成品检验结果第113-121页
    4 讨论第121-122页
    5 本章小结第122-124页
        5.1 疫苗的研制与开发第122页
        5.2 疫苗的成品检验第122-124页
第六章 新型疫苗与同类产品的比较试验第124-156页
    第一部分 新型疫苗与猪瘟活疫苗(牛睾丸细胞源)的安全、效力等比较试验第124-130页
        1 材料第124页
            1.1 疫苗第124页
            1.2 试验动物第124页
        2 方法第124-126页
            2.1 物理性状检验第124页
            2.2 无菌检验第124页
            2.3 支原体检验第124-125页
            2.4 鉴别检验第125页
            2.5 外源病毒检验第125页
            2.6 安全检验第125页
            2.7 效力检验第125页
            2.8 剩余水份测定第125-126页
            2.9 真空度测定第126页
        3 结果第126-130页
            3.1 物理性状检验结果第126页
            3.2 无菌检验结果第126页
            3.3 支原体检验结果第126页
            3.4 鉴别检验结果第126-127页
            3.5 外源病毒检验结果第127页
            3.6 安全检验结果第127页
            3.7 效力检验结果第127-129页
            3.8 剩余水份、真空度测定结果第129-130页
    第二部分 猪瘟兔化弱疫苗株不同细胞源E2基因克隆与序列分析第130-156页
        1 材料第130-131页
        2 方法第131-136页
            2.1 猪瘟(ST-BT细胞源)病毒核酸的提取第131页
            2.2 RT-PCR第131-136页
        3 结果与分析第136-149页
            3.1 E2基因RT-PCR鉴定第136-137页
            3.2 菌落PCR筛选E2基因重组质粒初步鉴定第137页
            3.3 E2基因重组质粒初步鉴定第137-138页
            3.4 E2基因重组质粒PCR鉴定第138页
            3.5 E2基因重组质粒酶切鉴定第138-139页
            3.6 E2基因序列测定与结果第139-149页
        4 讨论第149-154页
            4.1 病毒在猪睾丸细胞和牛睾丸细胞上培养的讨论第149页
            4.2 E2基因的序列分析第149-154页
        5 本部分小结第154页
        6 本章小结第154-156页
第七章 猪瘟活疫苗(ST传代细胞源)临床试验第156-168页
    1 材料和方法第156-157页
        1.1 试验用疫苗第156页
        1.2 试验猪场第156页
        1.3 疫苗免疫第156页
        1.4 临床应用观察第156页
        1.5 血清检测方法第156-157页
    2 结果第157-165页
        2.1 临床应用观察第157-162页
        2.2 免疫效果观察第162-165页
    3 分析与讨论第165-166页
    4 本章小结第166-168页
全文总结第168-170页
参考文献第170-180页
致谢第180-182页
个人简介第182-185页

论文共18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茄子黄萎病防卫相关microRNA的鉴定及miR482、StoL13a的功能研究
下一篇:稻麦(油)两熟田杂草子实的水流传播机制及杂草可持续管理模式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