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主要符号表 | 第15-16页 |
| 1 绪论 | 第16-29页 |
| 1.1 固溶体合金概述 | 第16-18页 |
| 1.2 固溶体合金的近程序结构与固溶度 | 第18-23页 |
| 1.3 稳定固溶体合金的团簇结构模型 | 第23-26页 |
| 1.4 本文主要研究思路与内容 | 第26-29页 |
| 2 体心立方置换固溶体的团簇结构模型与工业合金成分解析 | 第29-51页 |
| 2.1 团簇加连接原子模型与团簇式 | 第29-43页 |
| 2.1.1 特征团簇的选取 | 第29-31页 |
| 2.1.2 团簇式结构单元 | 第31-38页 |
| 2.1.3 团簇的密堆分布 | 第38-43页 |
| 2.2 利用团簇式解析合金成分的步骤 | 第43-44页 |
| 2.3 典型工业合金成分解析 | 第44-49页 |
| 2.4 本章小结 | 第49-51页 |
| 3 实验方法 | 第51-55页 |
| 3.1 样品熔炼 | 第51-52页 |
| 3.2 加工工艺 | 第52页 |
| 3.3 微结构表征 | 第52-53页 |
| 3.4 性能测试 | 第53-55页 |
| 4 团簇结构模型在合金成分设计中的应用 | 第55-105页 |
| 4.1 低磁化率生物医用锆合金的成分设计与性能 | 第55-65页 |
| 4.1.1 引言 | 第55-56页 |
| 4.1.2 成分解析与设计 | 第56-58页 |
| 4.1.3 微结构表征 | 第58-61页 |
| 4.1.4 力学性能 | 第61页 |
| 4.1.5 磁学性能 | 第61-62页 |
| 4.1.6 结构稳定性 | 第62-65页 |
| 4.2 耐腐蚀核材料用锆合金的成分设计与性能 | 第65-95页 |
| 4.2.1 引言 | 第65-66页 |
| 4.2.2 成分解析与设计 | 第66-70页 |
| 4.2.3 微结构表征 | 第70-81页 |
| 4.2.4 力学性能 | 第81-85页 |
| 4.2.5 耐腐蚀性能 | 第85-91页 |
| 4.2.6 团簇式与性能的关联 | 第91-95页 |
| 4.3 耐腐蚀核材料用钒合金的成分设计与性能 | 第95-103页 |
| 4.3.1 引言 | 第95-96页 |
| 4.3.2 成分解析与设计 | 第96-97页 |
| 4.3.3 微结构表征 | 第97-101页 |
| 4.3.4 力学性能 | 第101-102页 |
| 4.3.5 耐腐蚀性能 | 第102-103页 |
| 4.4 本章小结 | 第103-105页 |
| 5 结论与展望 | 第105-109页 |
| 5.1 结论 | 第105-107页 |
| 5.2 创新点摘要 | 第107-108页 |
| 5.3 展望 | 第108-109页 |
| 参考文献 | 第109-120页 |
| 附录A 混合焓表 | 第120-122页 |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第122-124页 |
| 致谢 | 第124-125页 |
| 作者简介 | 第12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