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20页 | 
| 1.1 火炮概述 | 第10-11页 | 
| 1.2 火炮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 | 第11-14页 | 
| 1.3 火炮的分类 | 第14-15页 | 
| 1.4 迫击炮发展情况 | 第15-17页 | 
| 1.5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20页 | 
| 第2章 迫击炮后坐力的液压缓冲 | 第20-30页 | 
| 2.1 制退机的原理 | 第20-21页 | 
| 2.2 制退机的结构 | 第21-22页 | 
| 2.3 后座阻力与运动规律 | 第22-24页 | 
| 2.4 制退液 | 第24页 | 
| 2.5 工业缓冲器 | 第24-30页 | 
| 2.5.1 缓冲器的能量吸收 | 第25-26页 | 
| 2.5.2 液压缓冲器的节流与复位 | 第26-27页 | 
| 2.5.3 固定节流式液压缓冲器和渐变节流式液压缓冲器 | 第27-28页 | 
| 2.5.4 多孔式液压缓冲器结构及工作原理 | 第28-30页 | 
| 第3章 后坐缓冲装置的数学建模 | 第30-40页 | 
| 3.1 后坐初始参数计算 | 第30-31页 | 
| 3.2 制退机设计方案 | 第31页 | 
| 3.3 孔套式制退机阻尼孔设计 | 第31-34页 | 
| 3.4 忽略油液的可压缩性缓冲动态过程数学建模 | 第34-35页 | 
| 3.5 考虑油液的可压缩性缓冲动态过程数学建模 | 第35-37页 | 
| 3.6 带有蓄能器的孔套式制退机缓冲动态过程数学建模 | 第37-40页 | 
| 3.6.1 带有蓄能器孔套式制退机的结构 | 第37-38页 | 
| 3.6.2 缓冲动态过程数学建模 | 第38-40页 | 
| 第4章 迫击炮缓冲过程Matlab动态仿真 | 第40-58页 | 
| 4.1 仿真软件Matlab简介 | 第40页 | 
| 4.2 微分方程仿真环境 | 第40页 | 
| 4.3 缓冲器仿真前提假设 | 第40-41页 | 
| 4.4 孔套式制退机的设计计算 | 第41-43页 | 
| 4.4.1 缓冲器基本参数确定 | 第41页 | 
| 4.4.2 节流孔面积和缓冲行程的变化关系 | 第41-43页 | 
| 4.5 基于Simulink的缓冲动态仿真 | 第43-56页 | 
| 4.5.1 忽略油液可压缩性的缓冲动态仿真 | 第43-49页 | 
| 4.5.2 油液的可压缩性对动态缓冲的影响动态仿真 | 第49-53页 | 
| 4.5.3 带有蓄能器的孔套式制退机缓冲过程数学建模 | 第53-56页 | 
| 4.6 本章小结 | 第56-58页 | 
| 第5章 迫击炮方向机的液压控制系统设计 | 第58-70页 | 
| 5.1 控制方式的选择 | 第58页 | 
| 5.2 方向机结构设计 | 第58-59页 | 
| 5.3 方向机传动系统设计 | 第59-67页 | 
| 5.3.1 动力元件和控制元件参数的计算与选型 | 第59-62页 | 
| 5.3.2 计算系统的动态品质 | 第62-66页 | 
| 5.3.3 系统的计算机仿真与误差分析 | 第66-67页 | 
| 5.4 基于Simulink/Simhydraulic方向机液压控制系统仿真 | 第67-68页 | 
| 5.5 本章小结 | 第68-70页 |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0-72页 | 
| 6.1 结论 | 第70页 | 
| 6.2 展望 | 第70-72页 | 
| 参考文献 | 第72-76页 | 
| 致谢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