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历 | 第7-8页 |
摘要 | 第8-10页 |
abstract | 第10-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27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5-16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6-21页 |
1.2.1 研究内容现状 | 第16-18页 |
1.2.2 研究方法现状 | 第18-21页 |
1.3 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发展趋势 | 第21-23页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23-25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23页 |
1.4.2 研究目标 | 第23-24页 |
1.4.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24页 |
1.4.4 实验及理论分析方案 | 第24-25页 |
1.5 主要创新点 | 第25-27页 |
第二章 隧道洞口段的安全稳定特征研究 | 第27-37页 |
2.1 引言 | 第27-28页 |
2.2 隧道洞口段的力学特征分析 | 第28-30页 |
2.2.1 软弱围岩 | 第28页 |
2.2.2 隧道浅埋 | 第28-29页 |
2.2.3 隧道偏压 | 第29-30页 |
2.3 隧道洞口段的常见破坏形式分析 | 第30-31页 |
2.4 隧道洞口段安全稳定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31-35页 |
2.4.1 爆破开挖参数 | 第31-32页 |
2.4.2 洞口埋藏深度 | 第32-34页 |
2.4.3 围岩条件 | 第34页 |
2.4.4 施工因素 | 第34-35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5-37页 |
第三章 隧道洞口段爆破振动特征研究 | 第37-87页 |
3.1 引言 | 第37-38页 |
3.2 单孔柱状装药爆破振动 | 第38-54页 |
3.2.1 振动模型 | 第38-39页 |
3.2.2 时域分析 | 第39-42页 |
3.2.3 波形分析 | 第42-48页 |
3.2.4 场域分析 | 第48-54页 |
3.3 柱状药包爆破振动波在界面处的传播 | 第54-72页 |
3.3.1 振动波在自由面的反射规律 | 第54-56页 |
3.3.2 振动波在结构面的传播规律 | 第56-58页 |
3.3.3 柱状药包爆破振动波在界面处的反射 | 第58-63页 |
3.3.4 单孔柱状药包爆破振动场计算 | 第63-72页 |
3.4 隧道洞口段爆破振动波的传播 | 第72-86页 |
3.4.1 振动分析模型 | 第73-74页 |
3.4.2 围岩中的振动波传播 | 第74-77页 |
3.4.3 支护结构上的振动波传播 | 第77-84页 |
3.4.4 边坡上的振动波传播 | 第84-86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86-87页 |
第四章 隧道洞口段爆破振动能量耗散效应研究 | 第87-104页 |
4.1 引言 | 第87-88页 |
4.2 能量耗散原理 | 第88-97页 |
4.2.1 能量耗散基本理论 | 第88-90页 |
4.2.2 单位耗散能密度 | 第90-92页 |
4.2.3 能量耗散下的爆破振动场 | 第92-94页 |
4.2.4 隧道洞口段爆破振动的能量耗散密度 | 第94-95页 |
4.2.5 能量耗散下介质振动速度与传播路径的关系 | 第95-97页 |
4.3 基于能量耗散的爆破振动累计损伤效应 | 第97-103页 |
4.3.1 爆破振动的能量累计效应 | 第97-98页 |
4.3.2 介质的动态力学性质与损伤特征 | 第98-99页 |
4.3.3 爆破振动载荷下介质累计损伤分析 | 第99-100页 |
4.3.4 隧道洞口段介质累计损伤分析 | 第100-103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103-104页 |
第五章 隧道洞口段围岩与支护结构的动力响应 | 第104-126页 |
5.1 引言 | 第104页 |
5.2 隧道洞口段围岩的爆破振动响应 | 第104-118页 |
5.2.1 无支护围岩段的爆破振动分析 | 第104-105页 |
5.2.2 无支护围岩段的爆破振动动态应力场 | 第105-109页 |
5.2.3 无支护围岩段爆破振动与隧道洞口参数的关系 | 第109-115页 |
5.2.4 无支护围岩段的安全稳定性分析 | 第115-117页 |
5.2.5 有支护围岩段的爆破振动分析 | 第117-118页 |
5.3 隧道洞口段支护结构的爆破振动响应 | 第118-124页 |
5.3.1 隧道洞口段支护结构的爆破振动特性分析 | 第118-120页 |
5.3.2 隧道洞口段支护结构上的爆破振动应力场 | 第120-122页 |
5.3.3 隧道洞口段支护结构安全性分析 | 第122-124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124-126页 |
第六章 隧道洞口段边坡的爆破振动动力响应 | 第126-138页 |
6.1 引言 | 第126-127页 |
6.2 隧道洞口段边坡爆破振动动力计算 | 第127-131页 |
6.2.1 边坡爆破振动作用的动力计算模型 | 第127-128页 |
6.2.2 边坡爆破振动作用的动力分析 | 第128-130页 |
6.2.3 支护结构对边坡爆破振动响应的影响 | 第130页 |
6.2.4 边坡爆破振动场计算 | 第130-131页 |
6.3 实例计算 | 第131-136页 |
6.3.1 边坡动态稳定系数与隧道进深的关系 | 第132-134页 |
6.3.2 边坡动态稳定系数与单次爆破药量的关系 | 第134-136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136-138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38-141页 |
7.1 结论 | 第138-140页 |
7.2 展望 | 第140-141页 |
致谢 | 第141-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142-1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