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无线通信论文--光波通信、激光通信论文

基于光前置放大器DPSK自相干检测系统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5页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研究目的和意义第8-9页
    1.2 国内外空间激光通信发展状况第9-13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9-12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2-13页
    1.3 基于光前置放大DPSK自相干检测系统研究现状第13-14页
    1.4 本文研究的内容及章节安排第14-15页
第二章 DPSK自相干通信系统工作原理第15-29页
    2.1 DPSK自相干通信系统结构第15-16页
    2.2 信号光调制及特点第16-24页
        2.2.1 DPSK调制原理第16-17页
        2.2.2 光调制器第17-19页
        2.2.3 DPSK信号的产生原理第19-22页
        2.2.4 DPSK各种码型的比较第22-24页
    2.3 DPSK解调原理及器件第24-29页
        2.3.1 马赫泽德延时干涉仪第24-26页
        2.3.2 平衡探测器第26页
        2.3.3 平衡探测器对系统影响第26-29页
第三章 基于光前置放大的DPSK通信技术第29-39页
    3.1 光前置放大器的选取第29-32页
        3.1.1 EDFA的工作原理第29-30页
        3.1.2 EDFA的结构第30-31页
        3.1.3 EDFA的主要参数第31-32页
    3.2 光放大器对通信系统的影响第32-35页
        3.2.1 对系统误码率的影响第32-33页
        3.2.2 对信噪比的影响第33-34页
        3.2.3 对探测灵敏度的影响第34-35页
    3.3 可调谐光滤波器第35-39页
        3.3.1 可调谐通道数目第36页
        3.3.2 法布里-珀罗滤波器第36-37页
        3.3.3 光纤布拉格光栅滤波器第37-39页
第四章 基于光前置放大DPSK自相干检测系统关键技术分析第39-59页
    4.1 变速率时延时干涉仪延时线的优化选取第39-47页
        4.1.1 影响延时干涉仪性能的因素第39-42页
        4.1.2 温度对不同速率延时线的影响第42-44页
        4.1.3 双芯干涉仪系统通信速率改变时延时线的选取第44-45页
        4.1.4 延时失配的仿真分析第45-47页
    4.2 滤波器带宽的选择第47-52页
        4.2.1 多种光滤波器的比较分析第47-50页
        4.2.2 延时干涉仪对光滤波器选取的影响第50-51页
        4.2.3 光滤波器与电滤波器的匹配第51-52页
    4.3 多普勒频移对系统的影响第52-56页
        4.3.1 多普勒频移第52-53页
        4.3.2 多普勒频移的补偿第53-56页
    4.4 空间光到单模光纤耦合理论分析第56-59页
        4.4.1 理想情况下的耦合效率第56-57页
        4.4.2 大气湍流影响下的耦合效率第57-59页
第五章 DPSK自相干通信系统仿真与实验验证第59-66页
    5.1 系统仿真第59-60页
    5.2 通信系统平台搭建第60-66页
        5.2.1 主要器件性能介绍第60-61页
        5.2.2 搭建实验平台第61-62页
        5.2.3 实验结果第62-66页
第六章 总结第66-67页
致谢第67-68页
参考文献第68-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CO2激光在镜片防雾技术中的应用
下一篇:紫外固化系统热辐射滤光膜的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