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发电系统拟合出力预测与最大接入容量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8-14页 |
1.1 发展光伏发电的背景和意义 | 第8页 |
1.2 光伏发电系统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第8-11页 |
1.2.1 光伏发电系统出力预测研究现状 | 第8-9页 |
1.2.2 光伏发电系统出力预测存在问题 | 第9-10页 |
1.2.3 光伏发电系统最大接入容量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2.4 光伏发电系统最大接入容量存在问题 | 第11页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1-14页 |
2 最小二乘法曲线拟合原理 | 第14-22页 |
2.1 光伏发电系统典型出力曲线 | 第14-18页 |
2.2 最小二乘法曲线拟合 | 第18-20页 |
2.2.1 确定目标函数 | 第18-19页 |
2.2.2 求解待定系数 | 第19页 |
2.2.3 求解拟合函数 | 第19-20页 |
2.3 预测曲线判定标准 | 第20-21页 |
2.4 小结 | 第21-22页 |
3 光伏发电系统拟合出力预测 | 第22-32页 |
3.1 最小二乘法出力预测曲线 | 第22-29页 |
3.2 最小二乘法与神经网络组合出力预测 | 第29-30页 |
3.3 小结 | 第30-32页 |
4 光伏发电系统建模 | 第32-44页 |
4.1 基于PSASP的光伏发电系统模型 | 第32-38页 |
4.1.1 光伏电池模型 | 第32-33页 |
4.1.2 逆变器模型 | 第33-35页 |
4.1.3 最大功率跟踪控制模型 | 第35-36页 |
4.1.4 光伏发电系统的自定义模型 | 第36-38页 |
4.2 基于PSASP的光伏发电系统模型仿真验证 | 第38-42页 |
4.2.1 算例系统 | 第38-39页 |
4.2.2 内部扰动 | 第39-41页 |
4.2.3 外部扰动 | 第41-42页 |
4.3 小结 | 第42-44页 |
5 光伏发电系统最大接入容量 | 第44-70页 |
5.1 最大接入容量计算方法 | 第44-48页 |
5.1.1 带约束的优化算法 | 第44-46页 |
5.1.2 频率静态特性约束法 | 第46-47页 |
5.1.3 数字仿真法 | 第47-48页 |
5.2 最大接入容量方法选取 | 第48-49页 |
5.3 青海省电网简介 | 第49-50页 |
5.4 光伏接入对电网稳定性的影响 | 第50-55页 |
5.4.1 有功稳定性 | 第50-52页 |
5.4.2 无功稳定性 | 第52-53页 |
5.4.3 频率稳定性 | 第53页 |
5.4.4 相角稳定性 | 第53-54页 |
5.4.5 惯量稳定性 | 第54-55页 |
5.5 基于频率静态特性的光伏最大接入容量 | 第55页 |
5.6 基于静态稳定的光伏最大接入容量 | 第55-57页 |
5.7 基于动态稳定的光伏最大接入容量 | 第57-67页 |
5.7.1 电网严重故障扰动 | 第57-60页 |
5.7.2 光照波动扰动 | 第60-62页 |
5.7.3 光照骤增扰动 | 第62-65页 |
5.7.4 光照骤减扰动 | 第65-67页 |
5.8 最大接入容量 | 第67页 |
5.9 提高光伏最大接入容量的措施 | 第67页 |
5.10 小结 | 第67-70页 |
6 总结与展望 | 第70-72页 |
6.1 总结 | 第70页 |
6.2 展望 | 第70-72页 |
致谢 | 第72-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80页 |
在校学习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