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7-10页 |
Abstract | 第10-13页 |
英文缩写表 | 第14-15页 |
前言 | 第15-33页 |
1. 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严重性 | 第15-17页 |
2. 常见呼吸道病原体 | 第17-26页 |
3. 病原流行的气候因素 | 第26-27页 |
4. 实验室诊断的重要意义 | 第27-32页 |
5.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及目的 | 第32-33页 |
第一部分 广州地区儿童常见呼吸道病原体流行规律及气候相关性研究 | 第33-52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3-35页 |
1.1 标本采集 | 第33页 |
1.2 标本前处理 | 第33页 |
1.3 标本DNA/RNA提取 | 第33-34页 |
1.4 检测试剂的准备 | 第34页 |
1.5 荧光定量PCR检测 | 第34页 |
1.6 气象数据收集 | 第34页 |
1.7 统计学分析 | 第34-35页 |
2. 结果 | 第35-48页 |
2.1 患者与病原体总体分布 | 第35页 |
2.2 病原体的年龄分布 | 第35-36页 |
2.3 病原体的季节分布 | 第36-40页 |
2.4 病原体流行的气候相关性 | 第40-48页 |
3. 讨论 | 第48-51页 |
4. 结论 | 第51-52页 |
第二部分 Hep-2 RSV M2-1稳定表达株的构建及其在RSV感染中的特点 | 第52-70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52-62页 |
1.1 pcDNA3.1(+)-RSV M2-1质粒构建 | 第52-57页 |
1.2 Hep-2 G418细胞杀伤实验 | 第57-58页 |
1.3 转染、稳定系筛选与鉴定 | 第58-61页 |
1.4 RSV M2-1 稳定转染细胞Hep-22F5生长曲线 | 第61页 |
1.5 RSV感染实验 | 第61-62页 |
2. 结果 | 第62-68页 |
2.1 pcDNA3.1(+)-RSV M2-1载体构建 | 第62-63页 |
2.2 M2-1 稳定表达株Hep-22F5建立 | 第63页 |
2.3 Hep-22F5生长曲线 | 第63-64页 |
2.4 Hep-22F5感染RSV的特点 | 第64-68页 |
3. 讨论 | 第68-69页 |
4. 结论 | 第69-70页 |
第三部分 利用含管家基因内参的新型多重荧光定量PCR方法对RSV-A、RSV-B在广州地区的流行及患者临床特征的研究 | 第70-85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70-74页 |
1.1 菌毒种 | 第70页 |
1.2 RSV-A、RSV-B和内参ACTB多重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建立 | 第70-71页 |
1.3 试剂特异性实验 | 第71页 |
1.4 试剂灵敏度实验 | 第71-73页 |
1.5 临床样品检测 | 第73-74页 |
1.6 常见呼吸道病原体检测 | 第74页 |
1.7 咽拭子样品中RSV-A、RSV-B的相对病毒载量CVL | 第74页 |
1.8 统计分析 | 第74页 |
2. 结果 | 第74-81页 |
2.1 RSV-A、RSV-B、ACTB多重荧光定量PCR的特异性及灵敏度 | 第74-76页 |
2.2 儿童ARI患者RSV-A和RSV-B的分布情况 | 第76-78页 |
2.3 RSV-A和RSV-B感染患者的临床表现 | 第78-80页 |
2.4 CVL在临床分析中的应用 | 第80-81页 |
3. 讨论 | 第81-84页 |
4. 结论 | 第84-85页 |
参考文献 | 第85-106页 |
综述 | 第106-115页 |
参考文献 | 第111-115页 |
博士期间科研情况 | 第115-117页 |
致谢 | 第117-11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