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斋老学丛谈》研究
| 中文摘要 | 第3-4页 |
| Abstract | 第4-5页 |
| 1 绪论 | 第8-12页 |
| 1.1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 第8-9页 |
| 1.2 研究现状 | 第9页 |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9-12页 |
| 2 盛如梓生平考述 | 第12-22页 |
| 2.1 籍贯考订 | 第12-13页 |
| 2.2 生卒年考 | 第13-17页 |
| 2.2.1 庶斋的生年 | 第14-15页 |
| 2.2.2 庶斋的卒年 | 第15-16页 |
| 2.2.3 存疑之处 | 第16-17页 |
| 2.3 仕途经历 | 第17-22页 |
| 2.3.1 崇明州判官考 | 第18页 |
| 2.3.2 嘉定州学教授考 | 第18-19页 |
| 2.3.3 衢州路教授考 | 第19-22页 |
| 3 《丛谈》版本考述 | 第22-38页 |
| 3.1 存世与著录 | 第22-31页 |
| 3.1.1 存世状况 | 第22-29页 |
| 3.1.2 著录情况 | 第29-31页 |
| 3.2 版本系统 | 第31-36页 |
| 3.2.1 抄本系统 | 第31-34页 |
| 3.2.2 通行本 | 第34-36页 |
| 3.3 版本评价 | 第36-38页 |
| 4 史学内容与价值 | 第38-50页 |
| 4.1 自记史料 | 第38-39页 |
| 4.2 抄录史料 | 第39-41页 |
| 4.3 史论材料 | 第41-45页 |
| 4.4 史学价值 | 第45-50页 |
| 5 文学内容与价值 | 第50-60页 |
| 5.1 体例特点 | 第50-53页 |
| 5.2 思想倾向 | 第53-55页 |
| 5.3 文学价值 | 第55-60页 |
| 6 条辨及不足 | 第60-68页 |
| 6.1 曹东畎辨正 | 第60-61页 |
| 6.2“垅种羊”释疑 | 第61-64页 |
| 6.3 《题浯溪中兴颂》作者考 | 第64-65页 |
| 6.4 不足之处 | 第65-68页 |
| 结语 | 第68-70页 |
| 参考文献 | 第70-74页 |
| 附录 | 第74-86页 |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第86-88页 |
| 致谢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