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9-18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9页 |
1.2 选题目的与意义 | 第9-11页 |
1.2.1 选题目的 | 第9-10页 |
1.2.2 选题意义 | 第10-11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6页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6页 |
1.5 本文创新点 | 第16-17页 |
1.6 本文不足之处 | 第17-18页 |
2 相关概念的界定及农村社区治理的重要意义 | 第18-24页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8-21页 |
2.1.1 国家治理现代化 | 第18-19页 |
2.1.2 农村社区治理 | 第19-20页 |
2.1.3 国家治理现代化对农村社区治理提出新的时代要求 | 第20-21页 |
2.2 农村社区治理的重要意义 | 第21-24页 |
2.2.1 有利于推进新农村建设 | 第21-22页 |
2.2.2 有利于农村基层民主的发展 | 第22页 |
2.2.3 有利于推动国家治理的现代化 | 第22-24页 |
3 农村社区治理的理论来源 | 第24-32页 |
3.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治理思想 | 第24-26页 |
3.1.1 马克思恩格斯的治理思想 | 第24页 |
3.1.2 列宁的治理思想 | 第24-26页 |
3.2 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的治理思想 | 第26-30页 |
3.2.1 毛泽东的治理思想 | 第26-27页 |
3.2.2 邓小平的治理思想 | 第27页 |
3.2.3 江泽民的治理思想 | 第27-28页 |
3.2.4 胡锦涛的治理思想 | 第28-29页 |
3.2.5 习近平的治理思想 | 第29-30页 |
3.3 中国优秀传统历史文化中的治理思想 | 第30-32页 |
4 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农村社区治理的现状 | 第32-39页 |
4.1 农村社区治理取得的成效 | 第32-34页 |
4.2 农村社区治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34-39页 |
4.2.1 社区治理主体错位 | 第34-35页 |
4.2.2 社区服务方式单一 | 第35-36页 |
4.2.3 社区民主化管理薄弱 | 第36-37页 |
4.2.4 社区组织发展滞后 | 第37-38页 |
4.2.5 现代化信息方式方法运用不足 | 第38-39页 |
5 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推进农村社区治理的对策建议 | 第39-49页 |
5.1 完善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 | 第39-41页 |
5.2 健全农村社区服务设施和服务体系 | 第41-42页 |
5.3 改进乡镇政府治理机制 | 第42-43页 |
5.4 注重发挥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基础作用 | 第43-44页 |
5.5 发挥社区组织桥梁纽带作用 | 第44-45页 |
5.6 推进农村社区法治建设 | 第45-46页 |
5.7 确保“互联网+”落户社区 | 第46-49页 |
结论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55-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