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7-17页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问题 | 第7-8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7-8页 |
1.1.2 研究问题 | 第8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8-9页 |
1.2.1 理论意义 | 第8-9页 |
1.2.2 现实意义 | 第9页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9-15页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9-11页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1-15页 |
1.4 论文思路及研究方法 | 第15-17页 |
1.4.1 研究思路 | 第15-16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第2章 社会支持与农村失能老人相关概述 | 第17-20页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7-18页 |
2.1.1 失能老人 | 第17页 |
2.1.2 长期照护 | 第17-18页 |
2.1.3 社会支持的内涵 | 第18页 |
2.2 社会支持的理论概述及启示 | 第18-20页 |
2.2.1 社会支持理论概述 | 第18-19页 |
2.2.2 社会支持理论对本文的启示 | 第19-20页 |
第3章 农村失能老人长期照护服务问题——以A县为例 | 第20-31页 |
3.1 调研设计 | 第20页 |
3.2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 第20-26页 |
3.2.1 调查对象个人及家庭情况 | 第20-22页 |
3.2.2 调查对象经济情况 | 第22-23页 |
3.2.3 调查对象失能状况 | 第23-24页 |
3.2.4 调查对象健康状况 | 第24-25页 |
3.2.5 调查对象居住情况 | 第25-26页 |
3.3 调查对象长期照护服务的需求情况 | 第26-31页 |
3.3.1 调查对象长期照护的模式 | 第26-27页 |
3.3.2 调查对象的照护服务内容 | 第27-29页 |
3.3.3 调查对象对照护服务的满意度 | 第29-31页 |
第4章 农村失能老人长期照护服务困境分析 | 第31-36页 |
4.1 现有照护模式发展不足 | 第31-32页 |
4.2 专业照护人力得不到保障 | 第32页 |
4.3 照护服务费用负担重 | 第32-33页 |
4.4 照护服务内容不全面 | 第33-34页 |
4.5 政府提供的社会保障不足 | 第34-36页 |
第5章 农村失能老人长期照护服务的改善 | 第36-43页 |
5.1 巩固以家庭为基础的养老照顾 | 第36-37页 |
5.1.1 弘扬孝与感恩的优良传统 | 第36页 |
5.1.2 生活照料与精神照护相结合 | 第36-37页 |
5.2 完善以养老机构为辅的社会支持 | 第37-40页 |
5.2.1 完善社区机构组织的建设 | 第37-38页 |
5.2.2 构建完善的服务品质体系 | 第38-39页 |
5.2.3 专业的照护服务人员队伍建设 | 第39-40页 |
5.3 强化政府责任,为农村失能老人照护提供支持 | 第40-43页 |
5.3.1 推动农村经济的建设和发展 | 第40-41页 |
5.3.2 健全农村失能老人照护服务相关法律法规 | 第41页 |
5.3.3 推进失能老人长期照护制度建设 | 第41-43页 |
第6章 结语 | 第43-44页 |
致谢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8页 |
附录一:农村失能老人调查问卷 | 第48-50页 |
附录二:农村失能老人直接照护者访谈提纲 | 第50-51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