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7页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9-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页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5页 |
1.2.1 绿色施工能力研究综述 | 第10-12页 |
1.2.2 能力成熟度模型研究综述 | 第12-14页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第14-15页 |
1.3 论文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图 | 第15-17页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6页 |
1.3.3 技术路线图 | 第16-17页 |
第2章 绿色施工能力成熟度评价研究相关理论概述 | 第17-30页 |
2.1 绿色施工相关理论 | 第17-19页 |
2.1.1 绿色施工概念及特点 | 第17-18页 |
2.1.2 绿色施工相关标准和评价体系 | 第18-19页 |
2.2 企业生产系统理论 | 第19-23页 |
2.3 成熟度模型理论 | 第23-29页 |
2.3.1 成熟度概念和特点 | 第23-24页 |
2.3.2 成熟度模型作用 | 第24页 |
2.3.3 几种成熟度模型介绍 | 第24-25页 |
2.3.4CMM构建内容及应用 | 第25-29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3章 绿色施工能力成熟度模型构建 | 第30-37页 |
3.1 应用CMM测度绿色施工能力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 第30-31页 |
3.2 模型特点 | 第31页 |
3.3 模型等级构建 | 第31-34页 |
3.4 模型维度构建 | 第34-35页 |
3.5 模型内部结构构建 | 第35-36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4章 绿色施工能力成熟度评价指标体系 | 第37-58页 |
4.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要求、构建方法与构建思路 | 第37-39页 |
4.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第39-57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第5章 绿色施工能力成熟度评价方法与模型 | 第58-64页 |
5.1 评价方法选择 | 第58-59页 |
5.2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评价步骤 | 第59-63页 |
5.2.1 评价指标集的确定 | 第59-60页 |
5.2.2 评价等级集合的确定 | 第60页 |
5.2.3 模糊评判矩阵的确定 | 第60-61页 |
5.2.4 权重计算及权重集的确定 | 第61-62页 |
5.2.5 确定模糊综合评价值 | 第62-63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第6章 案例分析 | 第64-73页 |
6.1 W施工企业现状 | 第64页 |
6.2 W企业绿色施工能力成熟度评价 | 第64-71页 |
6.2.1 确定评价指标集 | 第65-66页 |
6.2.2 权重计算 | 第66-68页 |
6.2.3 建立模糊评判矩阵 | 第68页 |
6.2.4 测评结果计算 | 第68-71页 |
6.3 W企业绿色施工能力的改进措施 | 第71-72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3-74页 |
7.1 结论 | 第73页 |
7.2 展望 | 第73-74页 |
致谢 | 第74-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82页 |
附录A | 第82-88页 |
附录B | 第88-92页 |
附录C | 第92-94页 |
附录D | 第94-95页 |
附录E | 第95-96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9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