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论文--中国经济论文--地方经济论文

高铁对区域经济圈非中心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1 引言第10-19页
    1.1 选题背景第10-11页
    1.2 研究意义第11-12页
        1.2.1 理论意义第11页
        1.2.2 现实意义第11-12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5页
        1.3.1 国外研究现状第12-13页
        1.3.2 国内研究现状第13-15页
        1.3.3 研究述评第15页
    1.4 研究内容第15-16页
    1.5 研究创新点第16-17页
    1.6 研究思路第17页
    1.7 研究方法第17-18页
    1.8 技术路线第18-19页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第19-22页
    2.1 相关概念界定第19页
        2.1.1 高速铁路第19页
        2.1.2 经济边缘化第19页
        2.1.3 区域经济圈第19页
        2.1.4 非中心城市第19页
    2.2 文章理论基础第19-22页
        2.2.1 梯度推移理论第19-20页
        2.2.2 区位经济理论第20页
        2.2.3 增长极理论第20-21页
        2.2.4 产业集群理论第21页
        2.2.5 点轴理论第21-22页
3 高铁对区域经济圈非中心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机理第22-32页
    3.1 正面经济效应第22-30页
        3.1.1 高铁对区域可达性的影响第22-23页
        3.1.2 高铁对现代城市的影响第23-24页
        3.1.3 高铁对地区产业的影响第24-29页
        3.1.4 高铁对就业的影响第29-30页
    3.2 负面经济效应第30-32页
        3.2.1 负的虹吸效应第30-31页
        3.2.2 旅游业发展两极分化第31页
        3.2.3 城市内部发展不协调第31页
        3.2.4 生态环境问题第31-32页
4 高铁对区域经济圈非中心城市影响的实证研究——以成绵乐高铁为例第32-53页
    4.1 成绵乐经济圈的五城市经济现状第32-37页
        4.1.1 中心城市 ——成都的经济现状第32-34页
        4.1.2 经济圈内非中心城市的经济发展现状第34-37页
    4.2 高铁发展与经济圈非中心城市经济发展的相关性研究第37-41页
        4.2.1 分析方法选择及原理第37页
        4.2.2 指标选取依据第37-38页
        4.2.3 相关性分析第38-41页
    4.3 成绵乐高铁对经济圈非中心城市产生的正面效应第41-47页
        4.3.1 巩固城市地位第41页
        4.3.2 加速融入成都经济圈第41-44页
        4.3.3 促进产业发展第44-47页
        4.3.4 促进就业第47页
    4.4 成绵乐高铁对经济圈非中心城市产生的负面效应第47-53页
        4.4.1 负虹吸效应第47-48页
        4.4.2 产业无序竞争加剧第48-49页
        4.4.3 旅游业发展差距拉大第49-50页
        4.4.4 冲击传统交通运输业第50-51页
        4.4.5 生态环境破坏第51-53页
5 非中心城市经济发展建议第53-57页
    5.1 优化产业结构第53-54页
    5.2 加强经济交流合作第54页
    5.3 优化城市布局第54-55页
    5.4 充分利用现代网络第55页
    5.5 吸引人才第55-57页
结论与不足第57-59页
    结论第57-58页
    不足第58-59页
致谢第59-60页
参考文献第60-64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世纪花园施工组织设计进度优化研究
下一篇:基于习近平意识形态工作重要论述探析大学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