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园艺论文--蔬菜园艺论文--白菜类论文--白菜(小白菜)论文

不结球白菜抽薹性状生化特性和分子标记及遗传模型分析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9页
缩略词表第9-10页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第10-26页
 1 芸薹属作物抽薹性状的影响因素第10-11页
   ·温度第10-11页
   ·光照第11页
   ·播种期的影响第11页
 2 抽蔓性状的生理生化特性第11-15页
   ·内源激素第11-12页
   ·有关酶活性第12-14页
   ·可溶性蛋白质第14页
   ·可溶性糖第14-15页
   ·脯氨酸第15页
 3 芸薹属植物抽薹开花性状的遗传规律第15-17页
 4 芸薹属植物抽薹开花的分子标记第17-18页
 5 芸薹属抽薹开花时间的QTL定位第18-19页
 参考文献第19-26页
第二部分 研究报告第26-66页
 第一章 不结球白菜抽薹前后的理化特性第26-34页
  1 材料与方法第26-27页
   ·供试材料第26-27页
   ·试验方法第27页
   ·测定方法第27页
  2 结果与分析第27-30页
   ·不结球白菜抽薹前后SOD活性的变化动态第27-28页
   ·不结球白菜抽薹前后POD活性的变化动态第28页
   ·不结球白菜抽薹前后CAT活性的变化动态第28页
   ·不结球白菜抽薹前后MDA含量的变化第28-29页
   ·不结球白菜抽薹前后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变化第29页
   ·不结球白菜抽薹前后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第29-30页
   ·不结球白菜抽薹前后脯氨酸含量的变化第30页
  3 讨论第30-32页
  参考文献第32-34页
 第二章 不结球白菜抽薹性状与生理特性的相关性分析第34-42页
  1 材料与方法第34-35页
   ·材料第34页
   ·方法第34页
   ·数据处理第34-35页
  2 结果与分析第35-38页
   ·不结球白菜的晚抽薹性第35页
   ·现蕾期不结球白菜晚抽薹性及其生理特性之间的相关性第35-36页
   ·抽薹始期不结球白菜晚抽薹性及其生理特性之间的相关性第36页
   ·现蕾期不结球白菜各生理特性之间的相关性第36-37页
   ·抽薹始期不结球白菜生理特性之间的相关性第37-38页
  3 讨论第38-40页
  参考文献第40-42页
 第三章 与不结球白菜晚抽薹基因紧密连锁的RAPD和SRAP分子标记第42-56页
  1 材料与方法第43-46页
   ·供试材料及试剂第43页
   ·方法第43-46页
   ·引物的筛选与标记的验证第46页
   ·标记命名第46页
   ·数据统计分析第46页
  2 结果第46-49页
   ·DNA检测结果第46-47页
   ·F_2代田间表现第47页
   ·RAPD引物和SRAP引物的筛选第47-48页
   ·候选引物的群体单株验证第48-49页
   ·RAPD和SRAP标记与晚抽蔓基因的连锁分析第49页
  3 讨论第49-53页
   ·F_2植株两个极端的选取第49页
   ·抽薹性状的遗传规律第49-50页
   ·RAPD与SRAP标记的可靠性第50-53页
  参考文献第53-56页
 第四章 不结球白菜抽薹性状的遗传模型分析第56-66页
  1 材料和方法第57-58页
   ·材料第57页
   ·方法第57-58页
  2 结果与分析第58-61页
   ·不同世代抽薹天数的基本参数与次数分布第58-59页
   ·主基因+多基因遗传模型分析第59-60页
   ·遗传参数的估计第60-61页
  3 讨论第61-63页
  参考文献第63-66页
全文结论第66-68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第68-70页
致谢第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不结球白菜种子老化衰变生理基础的研究
下一篇:引发对茎用莴苣高温下幼苗生长和抗氧化特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