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农业经济建设与发展论文--农业技术改造、农业技术经济论文

西北传统农区农户的技术采用行为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3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21页
   ·研究背景第13-15页
     ·加大农业科技对农业发展的贡献势在必行第13页
     ·西部地区的农业发展必须依靠科技进步第13-14页
     ·现有技术推广体系下的农业技术供给与需求矛盾突出第14页
     ·基于农户视角的农业技术扩散研究逐渐受到重视第14-15页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5-16页
     ·研究目的第15-16页
     ·研究意义第16页
   ·研究内容和方法第16-19页
     ·研究内容第16-17页
     ·研究方法第17-19页
   ·研究的创新之处第19-21页
第二章 研究回顾与文献综述第21-31页
   ·国外农业技术采用的研究第21-25页
     ·关于农户的假设:三种观点第21-22页
     ·农业技术采用的研究脉络第22-25页
   ·国内农业技术采用的研究演化第25-27页
   ·我国农户技术采用行为的研究方法第27-29页
     ·定性研究方法第27-28页
     ·定量研究方法第28-29页
   ·国内外研究比较第29页
   ·结论第29-31页
第三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第31-45页
   ·相关概念的界定第31-35页
     ·传统农区第31-32页
     ·农户和农户行为第32-34页
     ·农业技术内涵和分类第34-35页
   ·农户技术采用行为的理论基础第35-43页
     ·农户技术扩散系统第35-37页
     ·农户技术采用的诱导因素第37-38页
     ·农户技术采用的决策第38-39页
     ·农户技术采用的过程和分布规律第39-42页
     ·农户技术采用行为的影响因素和改变策略第42-43页
   ·本章小结第43-45页
第四章 西北传统农区的农业技术水平评价及调研方式选择第45-53页
   ·西北传统农区的农业技术水平综合评价—基于县域尺度第45-50页
     ·指标体系与研究方法第45-46页
     ·县域农业技术水平综合评价第46-49页
     ·县域农业技术水平的特征分析第49-50页
   ·技术对象、调研区域、调研方法的选择第50-52页
     ·技术对象的选择第50页
     ·调查区域选择第50-52页
   ·本章小结第52-53页
第五章 农户的技术效率和技术需求分析第53-71页
   ·导言第53-54页
   ·理论分析和模型构建第54-57页
     ·理论分析第54-55页
     ·模型构建第55-56页
     ·数据来源与统计描述第56-57页
   ·农户的生产技术效率分析第57-62页
     ·农户生产技术效率的基本特征第57-59页
     ·农户技术效率的分布特征第59-62页
   ·农户的技术需求意愿分析第62-67页
     ·农户技术需求意愿第62-63页
     ·农户对不同属性技术的需求意愿第63-65页
     ·农户对具体农业技术的需求意愿第65-66页
     ·农户采用新技术的时机第66-67页
   ·本章小结第67-71页
第六章 农户采用不同属性技术的行为差异分析第71-81页
   ·导言第71-72页
   ·不同属性技术的采用率和已采用技术农户的背景特征第72-73页
     ·不同属性技术的采用率差异分析第72页
     ·已采用技术农户的背景特征第72-73页
   ·农户技术采用行为的动因分析第73-75页
     ·农户采用新技术前考虑因素的排序第73-74页
     ·农户采用新技术后担忧因素的排序第74-75页
   ·农户技术采用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第75-79页
     ·户主自身特征对农户技术采用行为的影响第75-76页
     ·家庭经济因素对农户技术采用行为的影响第76-77页
     ·资源禀赋对农户技术采用行为的影响第77-79页
   ·本章小结第79-81页
第七章 技术环境对农户采用新技术的影响分析第81-91页
   ·问题的提出第81-82页
   ·研究方法第82页
   ·变量设计及模型估计分析第82-90页
     ·变量选择与描述性分析第82-85页
     ·模型估计结果分析第85-90页
   ·本章小结第90-91页
第八章 不同技术供给主体与农户技术采用行为第91-111页
   ·西北传统农区的农业技术供给主体及其服务模式第91-95页
     ·政府主导的农业技术供给模式第91-92页
     ·企业主导的农业技术供给模式第92-93页
     ·科研单位主导的技术供给模式第93-94页
     ·农民合作组织主导的技术供给模式第94-95页
   ·不同技术供给主体对农户技术采用的影响第95-99页
     ·农户接受不同技术供给主体服务的水平和意愿分析第95-96页
     ·不同技术供给主体对农户技术采用的影响分析第96-99页
   ·农户对不同技术供给模式存在问题的反映第99-102页
     ·政府主导的技术供给模式存在的问题第99-100页
     ·企业主导的技术供给模式存在的问题第100页
     ·科研单位主导的技术供给模式存在的问题第100-101页
     ·农民合作组织主导的技术供给模式存在的问题第101-102页
   ·农业技术供给模式的成功案例第102-108页
     ·政府主导的技术供给模式——安塞县侯沟门村"一村一品"模式第102-103页
     ·企业主导的技术供给模式——宏达果业公司+基地+农户模式第103-105页
     ·科研单位主导的技术供给模式——白水苹果试验示范站第105-106页
     ·农民合作组织主导的技术供给模式——白水县仙果苹果专业合作社第106-108页
   ·本章小结第108-111页
第九章 农业技术扩散的空间分析第111-125页
   ·农业技术扩散的空间分析——理论探讨第111-114页
     ·农户技术扩散空间界定第111页
     ·影响农业技术空间扩散的因素第111-112页
     ·农业技术扩散的空间效应第112-113页
     ·农业技术扩散的空间类型第113-114页
   ·农业技术扩散空间效应的实证分析第114-119页
     ·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第114-115页
     ·苹果技术扩散的空间效应分析第115-119页
   ·杨凌农业示范区技术辐射空间分布的估算——以陕西省苹果基地县为例第119-122页
     ·研究方法介绍第120-121页
     ·杨凌农业示范区与苹果基地县(区)的技术水平评价第121页
     ·杨凌农业示范区技术辐射的空间分布估算第121-122页
   ·本章小结第122-125页
第十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第125-133页
   ·主要研究结论第125-129页
     ·西北传统农区的农业技术水平偏低第125页
     ·农户对新技术的认知和采用具有较强的经济理性第125-127页
     ·农户技术采用行为受到户主自身特征、家庭经济特征、技术属性以及技术环境的综合影响第127-128页
     ·西北传统农区的技术供给主体对农户的技术服务功能不足第128页
     ·农业技术扩散的空间分布受邻近效应和等级效应的影响明显第128-129页
   ·政策建议第129-133页
     ·增强对农户采用技术的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第129-130页
     ·构建面向农户的技术推广体系和多元化的技术推广模式第130-131页
     ·建立系统长效的农户技术培训体系第131页
     ·进一步拓展农户技术信息网络第131-132页
     ·优化区域技术环境,重点完善技术软环境建设第132-133页
参考文献第133-145页
附录第145-153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第153-154页
致谢第154-155页
作者简介第155-156页

论文共1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游客感知景区服务质量评价研究
下一篇:西部地区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支持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