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5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1-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第2章 基准值计算理论基础 | 第15-39页 |
2.1 引言 | 第15页 |
2.2 异常数据检查 | 第15-19页 |
2.2.1 最大赋范残差方法 | 第15-16页 |
2.2.2 格拉布斯检验方法 | 第16-17页 |
2.2.3 狄克逊检验方法 | 第17页 |
2.2.4 异常数据检查算例分析 | 第17-19页 |
2.2.5 确定异常值 | 第19页 |
2.3 非参数Anderson-Darling检验方法 | 第19-22页 |
2.3.1 K样本Anderson-Darling假设检验 | 第19-21页 |
2.3.2 连续分布拟合优度检验 | 第21-22页 |
2.4 参数估计 | 第22-33页 |
2.4.1 三参数威布尔分布参数估计 | 第22-30页 |
2.4.2 正态分布参数估计 | 第30-31页 |
2.4.3 对数正态分布参数估计 | 第31页 |
2.4.4 不完全子样的三参数威布尔分布的参数估计 | 第31-32页 |
2.4.5 不完全子样对数正态分布的参数估计 | 第32页 |
2.4.6 截尾数据的指数分布的参数估计 | 第32-33页 |
2.5 Bootstrap方法 | 第33-37页 |
2.5.1 Bootstrap基本思想 | 第33-34页 |
2.5.2 抽样算法 | 第34-37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37-39页 |
第3章 基准值计算 | 第39-65页 |
3.1 引言 | 第39-40页 |
3.2 非结构型数据基准值计算 | 第40-54页 |
3.2.1 三参数威布尔分布基准值计算 | 第41-45页 |
3.2.2 正态分布基准值计算 | 第45-51页 |
3.2.3 对数正态分布基准值计算 | 第51-52页 |
3.2.4 非参数方法基准值计算 | 第52-53页 |
3.2.5 不完全样本数据服从对数正态分布的基准值计算 | 第53-54页 |
3.2.6 截尾数据基准值计算 | 第54页 |
3.3 结构型数据基准值计算 | 第54-63页 |
3.3.1 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计算基准值 | 第55-58页 |
3.3.2 回归分析方法计算基准值 | 第58-63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63-65页 |
第4章 C-P-S-N曲线及疲劳强度基准值计算 | 第65-82页 |
4.1 引言 | 第65页 |
4.2 基于小子样升降法的疲劳极限A基准值和B基准值 | 第65-70页 |
4.2.1 置信限的确定 | 第65-66页 |
4.2.2 给定置信限下分布参数的估计 | 第66-67页 |
4.2.3 算例分析 | 第67-70页 |
4.3 基于成组法的疲劳强度基准值以及C-P-S-N曲线 | 第70-77页 |
4.3.1 疲劳试验数据异常值检验 | 第70-71页 |
4.3.2 C-P-S-N曲线拟合以及疲劳强度基准值计算 | 第71-72页 |
4.3.3 算例分析 | 第72-77页 |
4.4 基于双加权最小二乘法的疲劳极限A基准值和B基准值 | 第77-81页 |
4.4.1 成组法试验数据处理 | 第77-78页 |
4.4.2 升降法试验数据处理 | 第78页 |
4.4.3 双加权最小二乘法 | 第78-79页 |
4.4.4 拟合步骤 | 第79-80页 |
4.4.5 算例分析 | 第80-81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81-82页 |
第5章 基准值计算软件及算例验证 | 第82-111页 |
5.1 引言 | 第82页 |
5.2 软件总体设计 | 第82-93页 |
5.2.1 材料静力性能基准值计算模块 | 第83-89页 |
5.2.2 材料疲劳性能基准值计算模块 | 第89-92页 |
5.2.3 不完全样本试验数据处理模块 | 第92-93页 |
5.3 静力性能算例验证 | 第93-105页 |
5.3.1 单批样本算例验证 | 第93-96页 |
5.3.2 三参数威布尔分布算例验证 | 第96-98页 |
5.3.3 多批样本合并样本算例验证 | 第98-105页 |
5.4 疲劳性能算例验证 | 第105-109页 |
5.4.1 升降法试验样本算例验证 | 第105-107页 |
5.4.2 成组法试验样本算例验证 | 第107-108页 |
5.4.3 混合法试验样本算例验证 | 第108-109页 |
5.5 不完全样本数据算例验证 | 第109-110页 |
5.5.1 截尾试验样本算例验证 | 第109-110页 |
5.6 小结 | 第110-111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11-113页 |
6.1 结论 | 第111-112页 |
6.2 展望 | 第112-113页 |
参考文献 | 第113-117页 |
致谢 | 第117-119页 |
附表 | 第119-12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