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目录 | 第9-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1页 |
1.1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防滑控制系统的发展及现状 | 第12-15页 |
1.2.1 传统汽车防滑控制系统的发展及现状 | 第12-14页 |
1.2.2 电动汽车防滑控制系统的发展及现状 | 第14-15页 |
1.3 汽车ASR的发展趋势 | 第15-16页 |
1.4 电动汽车轮毂电机驱动布置方案 | 第16-18页 |
1.4.1 轮毂电机驱动电动汽车防滑控制的优势 | 第17-18页 |
1.4.2 轮毂电机拖动及控制基本原理 | 第18页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8-21页 |
第2章 电动汽车ASR的数学模型 | 第21-31页 |
2.1 汽车ASR的控制原理分析 | 第21-24页 |
2.2 电动汽车设计要求 | 第24页 |
2.3 构建永磁无刷电机模型 | 第24-26页 |
2.4 构建车辆动力学模型 | 第26-28页 |
2.5 构建滑移率计算模型 | 第28-29页 |
2.6 构建轮胎模型 | 第29-30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3章 基于分类附着系数的ASR控制器研究 | 第31-63页 |
3.1 汽车ASR控制算法研究 | 第31-36页 |
3.1.1 逻辑门限值控制 | 第31-32页 |
3.1.2 滑模变结构控制 | 第32-33页 |
3.1.3 PID控制 | 第33-34页 |
3.1.4 模糊控制 | 第34-36页 |
3.2 基于分类附着系数的滑移率仿真 | 第36-39页 |
3.3 基于分类附着系数的PD控制器设计与仿真分析 | 第39-45页 |
3.3.1 PD控制器设计 | 第39-41页 |
3.3.2 分类附着系数的PD控制器仿真 | 第41-43页 |
3.3.3 基于分类附着系数PD控制器的自适应能力分析 | 第43-45页 |
3.4 基于分类附着系数的模糊控制器设计与仿真分析 | 第45-52页 |
3.4.1 模糊控制器设计 | 第45-47页 |
3.4.2 分类附着系数的模糊控制器仿真 | 第47-49页 |
3.4.3 基于分类附着系数模糊控制器自适应能力分析 | 第49-52页 |
3.5 PD控制和模糊控制的比较 | 第52-53页 |
3.6 基于附着系数PD+模糊补偿控制器的设计与仿真分析 | 第53-61页 |
3.6.1 PD+模糊补偿控制器设计 | 第53-54页 |
3.6.2 分类附着系数的PD+模糊控制器仿真 | 第54页 |
3.6.3 基于分类附着系数PD+模糊补偿控制器自适应能力分析 | 第54-57页 |
3.6.4 基于分类附着系数PD+模糊补偿控制器的鲁棒性分析 | 第57-60页 |
3.6.5 结论 | 第60-61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61-63页 |
第4章 基于附着系数的自适应模糊补偿控制 | 第63-75页 |
4.1 自适应控制简介 | 第63-64页 |
4.2 常见的自适应模糊系统 | 第64-65页 |
4.3 基于自适应模糊补偿的PD控制 | 第65-71页 |
4.4 仿真结果 | 第71-74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74-75页 |
第5章 全文总结 | 第75-77页 |
5.1 主要工作及研究成果 | 第75页 |
5.2 有待解决若干问题 | 第75-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1页 |
致谢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