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矿床学论文--矿床分类论文--燃料矿床论文--石油、天然气论文

泌阳凹陷301井区沉积相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引言第10-14页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第10-11页
    1.2 研究现状第11页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第11-12页
    1.4 主要完成工作及取得成果第12-14页
第2章 研究区构造及地层概况第14-21页
    2.1 构造特征第14-16页
    2.2 地层概况第16-17页
    2.3 地层对比与小层划分第17-21页
第3章 研究区沉积体系与沉积相类型第21-56页
    3.1 岩石相类型与特征第21-28页
        3.1.1 岩性及岩石类型第21-22页
        3.1.2 岩石相类型与特征第22-28页
    3.2 测井相类型与沉积相及微相关系第28-30页
    3.3 沉积相与微相类型及空间展布第30-56页
        3.3.1 沉积粒度特征分析第30-36页
        3.3.2 沉积相特征及分布第36-39页
        3.3.3 沉积微相特征及分布第39-56页
第4章 研究区砂体变化规律第56-68页
    4.1 砂体连井剖面分布规律第56-59页
    4.2 砂体平面分布规律第59-68页
        4.2.1 油组砂体平面分布第60-62页
        4.2.2 小层砂体平面分布第62-68页
第5章 研究区储层物性及流动单元研究第68-92页
    5.1 储集岩物性特征第68-72页
        5.1.1 物性分布第68-70页
        5.1.2 岩石相与物性第70-72页
    5.2 储集岩流动单元划分第72-92页
        5.2.1 柯兹尼-卡曼基础公式第73-74页
        5.2.2 流动带指数界限第74-75页
        5.2.3 Elman神经网络未取心井流动单元划分第75-78页
        5.2.4 不同流动单元类型及特征第78-82页
        5.2.5 储层流动单元平面分布规律第82-92页
第6章 研究区储层产能影响因素及评价第92-114页
    6.1 试油及压裂情况第92-102页
    6.2 产能影响因素第102-114页
        6.2.1 产能影响因素第102-106页
        6.2.2 沉积微相与产能第106-108页
        6.2.3 流动单元与产能第108-114页
结论第114-115页
致谢第115-116页
参考文献第116-119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第119页

论文共11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综合物探解释在地质构造研究中的实践与认识
下一篇:基于供应链的食品安全保障体系构建研究--以CY食品有限公司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