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经济计算、经济数学方法论文--经济数学方法论文

中国产权区域制度对经济增长影响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目录第8-13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22页
    第一节 研究背景、研究意义与研究路线第13-15页
        一、 研究背景第13页
        二、 研究意义第13-14页
        三、 研究路线第14-15页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第15-22页
        一、 制度框架下的经济增长研究第15-17页
        二、 中国区域制度研究第17-18页
        三、 政府竞争研究第18-22页
第二章 理论基础第22-34页
    第一节 制度与经济增长第22-25页
        一、 交易费用与产权理论第22-23页
        二、 制度演进理论第23-25页
    第二节 要素与经济增长第25-28页
        一、 “资源诅咒”争辩第25-26页
        二、 资本决定论第26页
        三、 新古典经济增长与“技术决定论”第26-27页
        四、 内生经济增长与人力资本决定论第27-28页
    第三节 财政分权理论第28-30页
        一、 传统的财政分权理论第28-29页
        二、 市场维护型的财政联邦主义第29-30页
        三、 政府间职能分工第30页
    第四节 外部性理论第30-31页
        一、 外部性概念第30页
        二、 外部性理论发展第30-31页
    第五节 区域经济增长理论第31-34页
        一、 均衡增长理论第31-32页
        二、 区域非均衡增长理论第32-34页
第三章 中国产权区域制度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理论分析第34-72页
    第一节 中国产权区域制度形成第34-43页
        一、 产权、区域产权与产权区域第34-38页
        二、 中国产权区域制度的形成与发展第38-43页
    第二节 中国产权区域制度的特殊性第43-51页
        一、 产权区域特殊的制度模式第43-45页
        二、 中国产权区域复杂的利益格局第45-48页
        三、 中国产权区域的双重属性与双重职能第48-51页
    第三节 中国产权区域制度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第51-57页
        一、 制度促进经济增长的路径分析第51-54页
        二、 产权区域行为与区域间博弈第54-57页
    第四节 中国同级产权区域间竞争行为第57-70页
        一、 流动性资本竞争第57-59页
        二、 人才资源竞争第59-61页
        三、 技术竞争第61-63页
        四、 税收优惠竞争第63-65页
        五、 基础设施竞争第65-68页
        六、 财政支出竞争第68-70页
    本章小结第70-72页
第四章 中国产权区域制度对经济增长影响实证与分异研究第72-113页
    第一节 产权区域制度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理论模型第72-82页
        一、 两部门结构增长模型第72-74页
        二、 财政支出分权对经济增长影响模型第74-76页
        三、 财政支出结构对经济增长影响模型第76-78页
        四、 产权区域制度对经济增长影响模型第78-82页
    第二节 模型变量解释与数据来源说明第82-88页
        一、 被解释变量第83页
        二、 解释变量第83-88页
        三、 控制变量第88页
    第三节 基于面板数据的产权区域制度对经济增长影响分析第88-98页
        一、 模型数据处理第88-93页
        二、 模型结果分析第93-98页
    第四节 产权区域制度对经济增长影响分异研究第98-111页
        一、 区域经济增长非均衡第98-100页
        二、 产权区域制度在区域间影响的差异第100-105页
        三、 产权区域制度在东中西、东北地区间影响的差异第105-107页
        四、 影响差异的原因分析第107-111页
    本章小结第111-113页
第五章 中国产权区域制度对经济增长负外部性与解决思路第113-152页
    第一节 产权区域制度与财政压力第113-121页
        一、 地方财政运行状况第113-117页
        二、 产权区域与财政压力实证分析第117-120页
        三、 财政支出规模不断扩大的思考第120-121页
    第二节 产权区域制度与重复建设第121-129页
        一、 两个领域重复建设问题第121-126页
        二、 产权区域制度对竞争领域重复建设影响与反思第126-129页
    第三节 产权区域制度与地方保护、市场分割第129-137页
        一、 地方保护的根源与手段第129-132页
        二、 地方保护与市场碎化测度第132-136页
        三、 产权区域制度对地方保护、市场分割的影响第136-137页
    第四节 产权区域制度与环境问题第137-142页
        一、 城市发展产生的环境压力——以东北老工业基地为案例第137页
        二、 资源争夺战——以黄河流域水资源争夺为案例第137-139页
        三、 跨界污染与污染治理中的地方保护——以松花江流域为案例第139-140页
        四、 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反作用第140-142页
    第五节 负外部解决思路第142-150页
        一、 “财权”“事权”划分与财政支出结构调整第142-144页
        二、 约束机制建设第144-147页
        三、 生态文明建设的协调机制设计第147-150页
    本章小结第150-152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152-156页
    一、 主要结论第152-154页
    二、 主要创新点第154页
    三、 研究展望第154-156页
参考文献第156-166页
附录第166-190页
    附表1 产权区域财政收入分权度第167-168页
    附表2 产权区域财政支出分权度第168-169页
    附表3 产权区域相对宏观税负第169-171页
    附表4 产权区域人均资本量第171-172页
    附表5 产权区域有效劳动率第172-174页
    附表6 产权区域交通线路密度第174-175页
    附表7 产权区域社会服务性支出比重第175-176页
    附表8 产权区域经济建设性支出比重第176-178页
    附表9 产权区域人均国有建设用地供应量第178-179页
    附表10 产权区域非农产业民营化进程第179-180页
    附表11 产权区域经济发展与各因素关联度第180-181页
    附表12 产权区域人均财政支出增长率第181-183页
    附表13 产权区域财政自给率第183-184页
    附表14 产权区域财政赤字率第184-185页
    附表15 产权区域财力集中度增长率第185-187页
    附表16 1999~2011 年产权区域工业结构相似系数第187-188页
    附表17 1999~2011 年产权区域不合理保护程度第188-190页
后记第190-192页
在校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第192页

论文共19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毛泽东对中国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的认识
下一篇: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文化自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