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导言 | 第7-8页 |
第一章 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罪的国际化研究概述 | 第8-12页 |
一、各国对恶意透支型信用卡犯罪的刑法规制形式 | 第8-9页 |
(一) 直接将恶意透支型信用卡犯罪作为诈骗罪的一个分支 | 第8-9页 |
(二) 将恶意透支型信用卡犯罪规定为独立的犯罪 | 第9页 |
二、我国恶意透支型信用卡犯罪的立法形式 | 第9-12页 |
(一) 持卡人为合法民事合约当事人 | 第9-10页 |
(二) 不符合诈骗罪的构成要件 | 第10页 |
(三) 不能忽视银行方的责任 | 第10-12页 |
第二章 对“恶意透支”之科学理解 | 第12-15页 |
一、恶意透支的范围界定 | 第12-13页 |
二、对恶意透支的分类 | 第13-15页 |
第三章 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罪若干实务问题探究 | 第15-29页 |
一、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罪之数额的刑事立法规制 | 第15-22页 |
(一) 恶意透支数额认定的重要性 | 第15-16页 |
(二) 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罪之数额认定困境及分析 | 第16-22页 |
二、恶意透支犯罪行为主体方面---持卡人 | 第22-24页 |
(一) 对“持卡人”含义的法理界定 | 第22-24页 |
三、有关“非法占有为目的”的认定 | 第24-29页 |
第四章 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的界限 | 第29-33页 |
一、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内涵之概述 | 第29-30页 |
二、民事责任与刑事责任关系之界定 | 第30-33页 |
(一) 信用卡纠纷民事执行程序运行效果不佳 | 第30-31页 |
(二) 二者侵犯客体不具有同一性 | 第31-32页 |
(三) 犯罪形态特殊性使然 | 第32-33页 |
结语 | 第33-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4-37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37-38页 |
后记 | 第38-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