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符号对照表 | 第11-12页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12-1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21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5-16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6-19页 |
1.2.1 模型检测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1.2.2 时序逻辑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1.2.3 PPTL的符号模型检测研究现状 | 第19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1.4 组织结构 | 第20-21页 |
第二章 命题投影时序逻辑 | 第21-31页 |
2.1 命题投影时序逻辑的语法 | 第21-22页 |
2.2 命题投影时序逻辑的语义 | 第22-23页 |
2.3 可满足性和有效性的定义 | 第23页 |
2.4 部分导出公式的语义表示 | 第23-25页 |
2.5 优先级规则与等价关系 | 第25页 |
2.6 命题投影时序逻辑的范式 | 第25-27页 |
2.7 PPTL公式的范式图 | 第27-29页 |
2.7.1 PPTL公式的范式图 | 第27-28页 |
2.7.2 PPTL公式带标记的范式图 | 第28-29页 |
2.8 本章小结 | 第29-31页 |
第三章 PPTL的符号模型检测方法研究 | 第31-47页 |
3.1 ROBDD与Kripke结构 | 第31-33页 |
3.1.1 ROBDD | 第31页 |
3.1.2 Kripke结构 | 第31-32页 |
3.1.3 Kripke结构的符号化编码 | 第32-33页 |
3.2 PPTL公式对应的BA | 第33-35页 |
3.3 PPTL的符号模型检测方法 | 第35-44页 |
3.3.1 可满足的状态集合 | 第35-36页 |
3.3.2 基于BA的可满足性判定 | 第36页 |
3.3.3 PPTL的符号模型检测算法 | 第36-44页 |
3.4 算法的优点及可行性说明 | 第44-46页 |
3.4.1 算法的优势 | 第44-45页 |
3.4.2 算法的可行性说明 | 第45-46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四章 工具原型及实例演示 | 第47-59页 |
4.1 基于NuSMV的PPTL符号模型检测工具原型 | 第47-49页 |
4.1.1 工具原型的实现说明 | 第47-48页 |
4.1.2 工具原型的使用说明 | 第48-49页 |
4.2 交通灯控制系统介绍及系统结构抽象 | 第49-51页 |
4.3 系统的期望性质及其模型 | 第51-53页 |
4.3.1 安全性质 | 第51-52页 |
4.3.2 活性性质 | 第52-53页 |
4.4 交通灯控制实例的PPTL符号模型检测过程及工具结果 | 第53-57页 |
4.4.1 安全性质的模型检测过程 | 第54-56页 |
4.4.2 活性性质的模型检测过程 | 第56-57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7-59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9-61页 |
5.1 PPTL符号模型检测算法总结 | 第59-60页 |
5.2 PPTL符号模型检测算法的展望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5页 |
致谢 | 第65-67页 |
作者简介 | 第67-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