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医临床学论文--针灸疗法临床应用论文--其他论文

“三针一罐”法治疗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

中文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中英文缩写对照第10-11页
引言第11-13页
临床资料与研究方法第13-21页
    1 临床资料第13-15页
        1.1 病例来源第13页
        1.2 病例选择第13-15页
    2 研究方法第15-21页
        2.1 分组方法第15页
        2.2 器具选择第15页
        2.3 治疗方案第15-19页
        2.4 观察指标第19页
        2.5 临床疗效评价标准第19-20页
        2.6 安全性评价标准第20页
        2.7 不良事件轻重程度判断标准第20页
        2.8 数据整理及统计分析第20-21页
研究结果第21-27页
    1 一般资料比较第21-22页
        1.1 两组受试者性别的比较(见表 1)第21页
        1.2 两组受试者年龄的比较(见表 2)第21-22页
        1.3 两组受试者病程的比较(见表 3)第22页
    2 观察指标结果分析第22-25页
        2.1 治疗前VAS视觉模拟评分、JOA下腰痛评分可比性检验(表 4)第22页
        2.2 治疗前后VAS视觉模拟评分比较(见表 5、图 1)第22-23页
        2.3 治疗前后JOA下腰痛评分比较(见表 6-7、图 2)第23-25页
    3 疗效评价第25-26页
        3.1 两组治疗1次后疗效比较(见表 8)第25页
        3.2 两组治疗5次后疗效比较(见表 9)第25页
        3.3 两组治疗结束后疗效比较(见表 10)第25-26页
    4 安全性评价第26-27页
讨论第27-33页
    1 关于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认识第27页
        1.1 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因病机第27页
        1.2 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辨证分析及治则第27页
    2“三针一罐”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机理探讨第27-31页
        2.1 阿是穴规律探寻及机理探讨第28-29页
        2.2 间使、太冲的运用依据第29-30页
        2.3 对刺络拔罐的认识第30-31页
    3 疗效分析第31-33页
        3.1 两组治疗前后VAS视觉模拟评分比较第31页
        3.2 两组治疗前后JOA下腰痛评分比较第31页
        3.3 两组疗效比较第31-33页
结论第33-34页
不足与展望第34-35页
    1 不足第34页
    2 展望第34-35页
参考文献第35-38页
文献综述 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研究进展第38-50页
    参考文献第46-50页
附录第50-53页
致谢第53页

论文共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神经分子影像技术平台的建立--5-羟色胺受体及多巴胺转运蛋白活体显像探索针刺镇痛的中枢机制
下一篇:抗前列腺癌靶向药GnRH-MTX偶联物的研制及其抗肿瘤活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