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 论 | 第7-18页 |
1.1 国内外排放法规的发展趋势 | 第7-12页 |
1.2 车用柴油机节能及排放控制技术的探讨 | 第12-16页 |
1.3 本文的主要内容、特色及创新点 | 第16-18页 |
第二章 柴油机有害排放物的生成机理及控制技术 | 第18-27页 |
2.1 NO的生成机理及控制 | 第18-22页 |
2.2 汽油机和柴油机NOx生成特点的比较 | 第22-23页 |
2.3 碳烟的生成机理及控制 | 第23-25页 |
2.4 小结 | 第25-27页 |
第三章 燃烧室内流场模拟计算模型及试验设备条件 | 第27-34页 |
3.1 数值计算的必要性 | 第27页 |
3.2 样机及计算模型 | 第27-33页 |
3.3 试验条件及设备 | 第33-34页 |
第四章 缩口型低排放燃烧室内气流特性的模拟计算分析 | 第34-58页 |
4.1 深形缩口燃烧室形状对气流特性的影响 | 第34-46页 |
4.2 浅形缩口燃烧室内的气流运动特性及缩口直径的影响 | 第46-50页 |
4.3 缩口型燃烧室涡流强度保持性的分析 | 第50-57页 |
4.4 小结 | 第57-58页 |
第五章 缩口型燃烧室结构形状对排放特性的影响 | 第58-66页 |
5.1 深形缩口燃烧室底部形状对排放特性的影响 | 第58-60页 |
5.2 燃烧室挤气面形状对排放特性的影响 | 第60-62页 |
5.3 燃烧室的缩口形状及缩口直径对排放特性的影响 | 第62-64页 |
5.4 小结 | 第64-66页 |
第六章 缩口型燃烧室与喷射系统参数的优化匹配 | 第66-84页 |
6.1 喷油泵结构参数的优化 | 第66-70页 |
6.2 喷孔直径的优化 | 第70-73页 |
6.3 喷射时期的优化 | 第73-79页 |
6.4 喷注夹角的优化 | 第79-82页 |
6.5 小结 | 第82-84页 |
第七章 增压及进气涡流对缩口直喷式柴油机性能的影响 | 第84-100页 |
7.1 增压与缩口直喷式柴油机的优化匹配 | 第84-93页 |
7.2 进气涡流比与缩口直喷式柴油机的优化匹配 | 第93-96页 |
7.3 缩口直喷式柴油机使用氧化型催化转化器时的排气净化效果 | 第96-98页 |
7.4 小结 | 第98-100页 |
第八章 全文总结与今后展望 | 第100-103页 |
参考文献 | 第103-108页 |
博士期间论文发表情况与科研成果 | 第108-110页 |
图表索引 | 第110-113页 |
致 谢 | 第113-114页 |
学位论文(中文)摘要 | 第114-117页 |
ABSTRACT(英文) | 第11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