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动物学论文--动物生态学和动物地理学论文--水生动物学论文

珠江广州河段和磨刀门河口轮虫的群落特征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第一章 前言第10-17页
   ·轮虫研究概况第10-13页
     ·轮虫的主要特征及其在水体中的作用第10-11页
     ·轮虫生态分布第11-12页
     ·影响轮虫群落结构的因子第12-13页
   ·河口环境特点第13-15页
     ·河口的定义第13-14页
     ·珠江河口环境特征第14页
     ·研究区域概况第14-15页
   ·研究内容、目的与意义第15-17页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第17-21页
   ·站位布设和采样时间第17-18页
     ·珠江广州河段第17页
     ·磨刀门第17-18页
   ·实验仪器第18页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18-19页
     ·样品采集与分析第18-19页
     ·现场环境因子的测定第19页
     ·总氮、总磷和叶绿素a的分析测定第19页
   ·数据处理与分析第19-21页
第三章 广州河段轮虫群落结构分析与水质生态学评价第21-55页
   ·理化因子第21-29页
     ·温度第21-22页
     ·盐度第22-23页
     ·pH第23-24页
     ·透明度第24-25页
     ·溶解氧第25-26页
     ·总氮第26-27页
     ·总磷第27-28页
     ·叶绿素a第28-29页
   ·轮虫群落结构特征第29-43页
     ·种类组成第29页
     ·种类相似度第29-31页
     ·轮虫的丰度第31-32页
     ·轮虫优势属组成第32-36页
     ·轮虫优势种丰度第36-42页
     ·轮虫优势种相关性第42-43页
   ·营养状态评价第43-44页
     ·理化因子综合营养状态评价第43页
     ·水质生态学评价第43-44页
   ·轮虫与理化因子关系的统计学分析第44-50页
     ·轮虫丰度与理化因子的关系第44-48页
     ·轮虫样品的RDA排序第48-50页
   ·讨论第50-53页
     ·种类组成第50-51页
     ·环境因子对轮虫时空分布的影响第51-52页
     ·轮虫与水质营养状况的关系第52-53页
   ·小结第53-55页
第四章 磨刀门轮虫群落结构分析与水质生态学评价第55-104页
   ·理化因子第55-71页
     ·水深第55-56页
     ·透明度第56-57页
     ·水温第57-59页
     ·盐度第59-61页
     ·溶解氧第61-63页
     ·pH第63-65页
     ·总氮第65-67页
     ·总磷第67-69页
     ·叶绿素α第69-71页
   ·磨刀门表层轮虫群落的结构特征第71-86页
     ·种类组成第71页
     ·种类相似度第71-73页
     ·轮虫丰度第73-74页
     ·轮虫优势属组成第74-77页
     ·轮虫优势种丰度第77-78页
     ·营养状态评价第78-80页
     ·轮虫与理化因子关系的统计学分析第80-86页
   ·磨刀门底层轮虫群落的结构特征第86-99页
     ·种类组成第86-87页
     ·种类相似度第87-88页
     ·轮虫丰度第88-89页
     ·轮虫优势属组成第89-92页
     ·轮虫优势种丰度第92-93页
     ·营养状态评价第93-94页
     ·轮虫与理化因子的统计学分析第94-99页
   ·讨论第99-102页
     ·种类组成第99-100页
     ·环境因子对轮虫时空分布的影响第100-101页
     ·轮虫与水质营养状况的关系第101-102页
   ·小结第102-104页
第五章 珠江广州河段与磨刀门轮虫群落结构比较第104-124页
   ·理化因子比较第104-105页
   ·轮虫群落结构特征的比较第105-116页
     ·种类组成第105-107页
     ·种类相似度第107-108页
     ·轮虫的丰度第108-109页
     ·轮虫优势属组成第109-114页
     ·轮虫优势种丰度第114-116页
   ·营养状态评价第116-117页
     ·水质第116-117页
     ·理化因子综合营养状态评价第117页
   ·轮虫与理化因子的统计学分析第117-120页
     ·轮虫丰度与理化因子的关系第117-118页
     ·轮虫样品的RDA排序第118-120页
   ·讨论第120-124页
     ·种类组成第120-121页
     ·环境因子对轮虫时空分布的影响第121-122页
     ·采样方法对轮虫种类和丰度的影响第122页
     ·展望第122-124页
第六章 结论第124-125页
参考文献第125-133页
读研期间科研情况第133-134页
致谢第134页

论文共13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样品处理方式对水生生物碳、氮稳定同位素比值的影响及其对食物网研究的启示
下一篇:中国秀体溞属的形态与分子系统发育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