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4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8-9页 |
1.1.1 研究的背景 | 第8-9页 |
1.1.2 研究的意义 | 第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及简要评析 | 第9-11页 |
1.2.1 国内外操作风险研究综述 | 第10-11页 |
1.2.2 文献评论 | 第11页 |
1.3 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及框架 | 第11-14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1.3.2 研究内容及思路 | 第12页 |
1.3.3 本文创新与不足 | 第12-14页 |
第二章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相关理论 | 第14-20页 |
2.1 信贷业务操作风险概述 | 第14-16页 |
2.1.1 信贷业务操作风险内涵 | 第14页 |
2.1.2 信贷业务操作风险的主要特征 | 第14-16页 |
2.1.3 信贷业务操作风险损失数据分析 | 第16页 |
2.2 全面风险管理理论 | 第16-17页 |
2.3 内部控制理论 | 第17-18页 |
2.4 流程再造理论 | 第18-20页 |
第三章NB银行操作风险防范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 第20-35页 |
3.1 NB银行情况简介 | 第20-21页 |
3.2 NB银行操作风险的现状 | 第21-29页 |
3.2.1 建立有效制衡的组织架构 | 第22页 |
3.2.2 明确内部控制职责和权限 | 第22-24页 |
3.2.3 加强操作风险的日常管理 | 第24-26页 |
3.2.4 梳理信贷业务操作风险点 | 第26-29页 |
3.3 NB银行信贷业务操作风险防范存在的问题 | 第29-31页 |
3.3.1 风险防控意识有待增强 | 第29页 |
3.3.2 风险防控体制机制建设依然薄弱 | 第29-30页 |
3.3.3 风险检查机制有待完善 | 第30页 |
3.3.4 风险管理能力有待提高 | 第30-31页 |
3.3.5 风险管理激励机制有待完善 | 第31页 |
3.4 NB银行信贷业务操作风险防范原因分析 | 第31-35页 |
3.4.1 操作风险防范理念还不到位 | 第32页 |
3.4.2 操作风险防范架构还比较松散 | 第32-33页 |
3.4.3 操作风险防范流程还存在盲点 | 第33-34页 |
3.4.4 操作风险防范手段还比较落后 | 第34-35页 |
第四章 完善NB银行信贷业务操作风险防范的策略思考 | 第35-46页 |
4.1 培育文化,增强风险管理意识 | 第35-36页 |
4.1.1 培育操作风险管理文化 | 第35页 |
4.1.2 完善操作风险管理考核 | 第35-36页 |
4.2 完善体系,实行全流程风险管理 | 第36-39页 |
4.2.1 贷前阶段重在预防 | 第36-37页 |
4.2.2 贷中阶段重在执行 | 第37-38页 |
4.2.3 贷后阶段重在检查 | 第38-39页 |
4.3 流程优化,建设业务处理中心模式 | 第39-41页 |
4.3.1 建立信贷业务一站式流水化作业模式 | 第39-40页 |
4.3.2 业务处理中心流程优化案例 | 第40-41页 |
4.4 长效机制,建立案件防范机制 | 第41-44页 |
4.4.1 操作风险防范包干制 | 第41-42页 |
4.4.2 操作风险防范连带制 | 第42页 |
4.4.3 操作风险防范报告制 | 第42-43页 |
4.4.4 操作风险防范排查制 | 第43页 |
4.4.5 操作风险防范监控制 | 第43-44页 |
4.5 提升科技,强化风险管理支持 | 第44-45页 |
4.5.1 加快推进以风险量化为核心的金融技术创新 | 第44页 |
4.5.2 加大信贷业务中科技手段运用和投入 | 第44-45页 |
4.6 加强监控,及时纠正风险漏洞 | 第45-46页 |
4.6.1 实行员工信贷业务定期自查 | 第45页 |
4.6.2 加强监督检查,及时发现纠正 | 第45-46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6-47页 |
5.1 主要结论 | 第46页 |
5.2 研究展望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0页 |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50-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