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引言 | 第11-15页 |
第1章 十八大以来反腐倡廉建设面临的严峻形势 | 第15-24页 |
1.1 政治生态上面临的严峻形势 | 第15-18页 |
1.1.1 党员干部违法乱纪现象频发 | 第15-16页 |
1.1.2 党的作风建设问题日益突出 | 第16-17页 |
1.1.3 政治腐败的蝴蝶效应日渐泛滥 | 第17-18页 |
1.2 在社会发展上面临的严峻形势 | 第18-20页 |
1.2.1 官员贪污导致干群矛盾时有激化 | 第18-19页 |
1.2.2 官员腐败致使社会公平正义失衡 | 第19页 |
1.2.3 官员腐败造成社会贫富差距拉大 | 第19-20页 |
1.3 在经济建设上面临的严峻形势 | 第20-24页 |
1.3.1 官商勾结严重破坏经济秩序的正常构建 | 第20-21页 |
1.3.2 官员贪污极大干扰经济资源的有效配置 | 第21-22页 |
1.3.3 官员贪污更加加剧经济发展本身的难度 | 第22-24页 |
第2章 十八大以来反腐倡廉建设采取的重大举措 | 第24-37页 |
2.1 制度反腐 | 第24-26页 |
2.1.1 构建权力运行公开制度 | 第24-25页 |
2.1.2 健全选人用人管人制度 | 第25-26页 |
2.1.3 强化反腐倡廉监督机制 | 第26页 |
2.2 法治反腐 | 第26-29页 |
2.2.1 坚持党纪与国法配合互动 | 第27页 |
2.2.2 坚持立法与执法协同并进 | 第27-28页 |
2.2.3 坚持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 | 第28-29页 |
2.3 精神反腐 | 第29-32页 |
2.3.1 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 第29-30页 |
2.3.2 加强领导干部思想道德建设 | 第30-31页 |
2.3.3 加强文化倡廉宣传工作建设 | 第31-32页 |
2.4 网络反腐 | 第32-34页 |
2.4.1 加强网络反腐的平台建设 | 第32-33页 |
2.4.2 改善网络反腐的制度建设 | 第33页 |
2.4.3 完善网络反腐的法律化体系 | 第33-34页 |
2.5 跨国反腐 | 第34-37页 |
2.5.1 国内重点清理“裸官” | 第34-35页 |
2.5.2 海外加强追逃追赃 | 第35页 |
2.5.3 国际加强联合反腐 | 第35-37页 |
第3章 十八大以来反腐倡廉建设表现的鲜明特色 | 第37-47页 |
3.1 反腐倡廉立场更加坚定鲜明 | 第37-40页 |
3.1.1 反腐力度前所未有 | 第37-38页 |
3.1.2 反腐态度坚决果断 | 第38-39页 |
3.1.3 反腐目标更加明确 | 第39-40页 |
3.2 反腐倡廉理论更加系统完善 | 第40-43页 |
3.2.1“经常抓、长期抓”的持久论 | 第40-41页 |
3.2.2“权力关进制度笼子”的机制论 | 第41页 |
3.2.3“老虎、苍蝇一起打”的同惩论 | 第41-42页 |
3.2.4“特权思想、特权现象”的坚决反对论 | 第42-43页 |
3.3 反腐倡廉重视程度更加提高 | 第43-47页 |
3.3.1 战略意义上将腐败问题提升到亡党亡国的政治高度 | 第43-44页 |
3.3.2 战略定位上将反腐倡廉建设纳入党建的总体布局 | 第44-45页 |
3.3.3 战略动向上将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作为政策走向 | 第45-47页 |
第4章 十八大以来反腐倡廉建设取得的主要成果 | 第47-55页 |
4.1 政治生态逐步得到净化 | 第47-49页 |
4.1.1 大批腐败高官先后落马 | 第47-48页 |
4.1.2 政治生态逐渐清气上扬 | 第48-49页 |
4.2 民众对执政党信任度提高 | 第49-51页 |
4.2.1 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 | 第49-50页 |
4.2.2 增进了群众对改革政策的认可度 | 第50-51页 |
4.3 市场秩序进一步稳定有序 | 第51-52页 |
4.3.1“三公”消费更加公开透明 | 第51-52页 |
4.3.2 官商勾结现象逐渐减少 | 第52页 |
4.4 社会发展呈现和谐稳定的风气风貌 | 第52-55页 |
4.4.1 反腐倡廉促进中国梦早日实现 | 第52-53页 |
4.4.2 反腐倡廉推动和谐社会新发展 | 第53-55页 |
结语 | 第55-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