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4页 |
| 1.1 选题背景 | 第8-9页 |
| 1.2 研究内容及研究意义 | 第9-11页 |
| 1.3 技术路线 | 第11-12页 |
| 1.4 实物工作量 | 第12-14页 |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 第14-23页 |
| 2.1 全吉地块 | 第14-15页 |
| 2.2 阿拉善地块 | 第15-18页 |
| 2.3 贺兰山地区 | 第18-19页 |
| 2.4 豫西地区 | 第19-23页 |
| 第三章 研究区中-新元古界特征 | 第23-54页 |
| 3.1 柴北缘中-新元古界 | 第23-34页 |
| 3.2 阿拉善龙首山地区中-新元古界 | 第34-40页 |
| 3.3 贺兰苏峪口中-新元古界 | 第40-47页 |
| 3.4 豫西 | 第47-54页 |
| 第四章 柴北缘与华北西缘亲缘性分析 | 第54-64页 |
| 4.1 地壳基底相似性 | 第54-56页 |
| 4.2 盖层发育相似性 | 第56-58页 |
| 4.3 构造-热事件相似性 | 第58-60页 |
| 4.4 冰碛层发育相似性 | 第60-63页 |
| 4.5 构造亲缘性讨论 | 第63-64页 |
| 结论 | 第64-65页 |
| 致谢 | 第65-66页 |
| 参考文献 | 第66-74页 |
| 个人简历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