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4页 |
第一节 选题来源 | 第9-10页 |
一、从“三农”问题的重要性来看 | 第9页 |
二、从对农电视栏目的重要性来看 | 第9页 |
三、从对农电视栏目质量来看 | 第9-10页 |
第二节 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10页 |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水平 | 第10-14页 |
一、国外研究 | 第10-11页 |
(一)受众本位论理论的研究 | 第10-11页 |
二、国内研究 | 第11-14页 |
(一)受众本位论理论的研究 | 第11-13页 |
(二)关于对农传播电视栏目受众的研究 | 第13页 |
(三)对农电视栏目的研究 | 第13-14页 |
(四)对《垄上行》栏目的分析 | 第14页 |
第二章 基于受众本位论的对农电视栏目受众分析 | 第14-19页 |
第一节 受众本位理论的阐释 | 第14-17页 |
一、受众本位论的发展脉络 | 第14-15页 |
二、受众本位论的解读 | 第15-17页 |
(一)传播者在情感上与受众融为一体 | 第16页 |
(二)以受众的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 第16页 |
(三)要充分满足受众的健康精神需求 | 第16页 |
(四)“受众本位”不等同于“受众是上帝” | 第16-17页 |
第二节 对农电视栏目的受众构成 | 第17-18页 |
一、农业生产者 | 第17-18页 |
二、农业管理者 | 第18页 |
三、农业经营者 | 第18页 |
四、关心农业的城市居民 | 第18页 |
第三节 对农电视栏目受众特点分析 | 第18-19页 |
一、人.众多且文化水平较低 | 第18-19页 |
二、农民受众普遍观念较传统 | 第19页 |
第三章 我国对农传播电视栏目的发展现状 | 第19-27页 |
第一节 我国对农电视栏目的发展历程 | 第19-21页 |
一、诞生阶段:1958年,对农题材出现 | 第19-20页 |
二、雏形阶段:1981—1990年,真正意义上对农栏目的雏形出现 | 第20页 |
三、壮大阶段:1991—2000年,对农电视栏目逐渐发展壮大 | 第20-21页 |
四、高速发展阶段:2001年—至今,对农电视栏目研究进入高速发展时期 | 第21页 |
第二节 我国对农电视栏目的分类 | 第21-24页 |
一、新闻消息类 | 第22-23页 |
二、致富科技类 | 第23页 |
三、文化娱乐类 | 第23-24页 |
第三节 我国对农电视栏目对“三农”问题的现实作用 | 第24-26页 |
一、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 第24页 |
二、丰富农村文化生活 | 第24-25页 |
三、搭建城乡互动平台 | 第25-26页 |
第四节 我国地面频道对农电视栏目存在的问题 | 第26-27页 |
一、资源少且产量低 | 第26页 |
二、栏目质量不高 | 第26-27页 |
三、到达率难题 | 第27页 |
第四章 《垄上行》的“受众本位”实践分析 | 第27-42页 |
第一节 省市级优质对农电视栏目:荆州电视台《垄上行》 | 第27-29页 |
一、《垄上行》栏目的发展历程 | 第27-28页 |
二、垄上传媒打造新产业全业态 | 第28-29页 |
第二节 《垄上行》栏目丰富的媒介环境资源 | 第29-32页 |
一、政策环境 | 第30-31页 |
(一)荆州电视台整合催生了《垄上行》栏目 | 第30页 |
(二)国家政策鼓励对农电视栏目发展 | 第30-31页 |
(三)“走转改”推动栏目深入了解受众 | 第31页 |
二、资源环境 | 第31-32页 |
(一)提供内容 | 第31页 |
(二)提供受众 | 第31-32页 |
第三节 《垄上行》秉承“受众本位”的栏目理念 | 第32-35页 |
一、“以民为本”的本位回归 | 第32-35页 |
(一)坚持“三个贴近”原则 | 第32-33页 |
(二)保持朴实的工作作风 | 第33-35页 |
二、“为民服务”的服务意识 | 第35页 |
(一)维权帮扶服务 | 第35页 |
(二)解决农业技术难题 | 第35页 |
第四节 《垄上行》全方位呈现资讯内容 | 第35-42页 |
一、直播平台:增强栏目参与度 | 第36-40页 |
(一)《垄上行》栏目基本板块 | 第36-38页 |
(二)栏目直播提供实时互动 | 第38-40页 |
二、农民身份转变:农民观众变身农民记者 | 第40-42页 |
(一)农民记者:随时随地发现农村新闻 | 第40-41页 |
(二)垄上情报站长:最贴近农民的新闻素材提供者 | 第41-42页 |
第五章 省市级对农电视栏目发展的对策建议 | 第42-47页 |
第一节 加强对农传播扶持力度,真正大力落实“村村通” | 第42-44页 |
第二节 整合媒介资源,扩大服务范畴 | 第44-45页 |
一、联合各大农业频道,搭建资讯互通平台 | 第44页 |
二、充分利用全媒体,随时随地关注“三农” | 第44-45页 |
第三节 提高栏目内容与质量 | 第45-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发表论文目录 | 第49-50页 |
致谢 | 第50-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