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园林规划与建设论文

苏州园林中的负形空间研究

中文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绪论第8-15页
    一、课题研究背景第8-9页
    二、课题研究意义第9页
    三、相关概念阐述第9-11页
    四、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1-12页
    五、课题研究的主要思路第12-14页
    六、论文创新点第14-15页
第一章 苏州园林中负形空间的类型与特质第15-23页
    第一节 苏州园林中负形空间的类型解读第15-19页
        一、建筑与景观的交界—边缘负形空间第15-16页
        二、建筑围合成的中心部分—开敞空间第16-18页
        三、景观与建筑空间的交换节点—出入口第18-19页
    第二节 苏州园林中负形空间的特质第19-23页
        一、质态特征—异质性第19-20页
        二、功能特征—中介性第20-21页
        三、空间关系特征—模糊性第21页
        四、结构特征—层次感第21-23页
第二章 苏州园林中的负形空间解析第23-31页
    第一节 苏州园林中负形空间的空间构成方式第23-27页
        一、框景——围合形成的负形空间第23-24页
        二、“曲径通幽”——连接形成的负形空间第24-26页
        三、“留白”——虚实互置形成的负形空间第26-27页
    第二节 苏州园林中负形空间的情感体验第27-31页
        一、苏州园林负形空间中的情景交融第27-28页
        二、苏州园林负形空间中的动静结合第28-30页
        三、苏州园林负形空间中的视觉延伸第30-31页
第三章 苏州园林中负形空间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实践第31-44页
    第一节 景观设计中负形空间的设计原则第31-34页
        一、主从与重点第31-32页
        二、空间结构的尺度得宜第32-33页
        三、功能与形式统一第33-34页
    第二节 景观设计中负形空间的设计手法第34-38页
        一、围而不隔,隔而不断第34-36页
        二、诱导与拦阻第36-37页
        三、放射延伸第37-38页
    第三节 现代园林景观中的负形空间设计构想第38-44页
        一、实地考察调研分析第38-40页
        二、具体方案设计分析第40-44页
结论第44-45页
参考文献第45-46页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第46-47页
图录第47-49页
致谢第49-50页

论文共5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ECT/EST的航空发动机滑油检测系统研究
下一篇:文化产业社会效益的实现方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