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解释、案例论文

二手房买卖居间合同“跳单”行为法律问题研究--以“陶德华案”等案例为视角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8页
绪论第12-15页
    一、选题背景第12页
    二、研究意义第12-13页
    三、研究的内容第13页
    四、文献综述第13-15页
第一章 案情综述及争议焦点第15-20页
    一、“陶德华案”综述第15-16页
        (一)案情简介第15页
        (二)裁判情况第15-16页
    二、“徐稀成案”综述第16-17页
        (一)案情简介第16-17页
        (二)裁判情况第17页
    三、“陈光案”综述第17-19页
        (一)案情简介第17-18页
        (二)裁判情况第18-19页
    四、案件争议焦点第19-20页
第二章 禁止“跳单”条款的法律效力分析第20-29页
    一、禁止“跳单”条款是格式条款第21页
    二、关于禁止“跳单”条款效力的观点及评析第21-24页
        (一)“无效说”第21-22页
        (二)“有效说”第22-23页
        (三)“附条件有效说”第23-24页
    三、结合案例对禁止“跳单”条款效力的认定第24-29页
        (一)禁止“跳单”条款对期限的约定是否合理第25页
        (二)禁止委托人与卖方私下交易的条款有效第25-26页
        (三)独家委托情形下禁止委托人通过其他居间人交易条款有效第26-27页
        (四)非独家委托情形下禁止委托人通过其他居间人交易条款应无效第27-29页
第三章 “跳单”行为属性分析第29-36页
    一、“跳单”行为属性认定分析第29-33页
        (一)存在有效禁止“跳单”条款时的“跳单”第29-32页
        (二)禁止“跳单”条款存在效力瑕疵时的“跳单”第32页
        (三)不存在禁止“跳单”条款时的“跳单”第32-33页
    二、案例中的“跳单”行为属性分析——是否违约第33-36页
        (一)“陶德华案”对“跳单”行为属性的认定第33-34页
        (二)“徐稀成案”对“跳单”行为属性的认定第34-35页
        (三)“陈光案”对“跳单”行为属性的认定第35-36页
第四章 居间人的报酬请求权分析第36-41页
    一、居间报酬请求权及其成立的一般条件第36-38页
        (一)居间人主体身份有效第37页
        (二)二手房买卖合同成立第37页
        (三)买卖合同的成立与居间行为具有原因性第37-38页
    二、结合案例对“跳单”情形下居间人报酬请求权的成立及行使分析第38-39页
        (一)独家委托情形下第38-39页
        (二)非独家委托情形下第39页
    三、居间报酬请求权的特殊情形第39-41页
第五章 二手房买卖居间合同纠纷解决建议第41-43页
    一、规范二手房买卖合同的范本第41页
    二、完善二手房中介服务信息披露制度第41-42页
    三、明确居间报酬的承担义务及标准第42-43页
结语第43-44页
参考文献第44-48页
致谢第48-49页
个人简介第49页

论文共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人参二醇组皂苷对LPS导致的小鼠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
下一篇:公共政策视角下的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流入地义务教育同城待遇研究--以苏州市姑苏区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