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洗高岭土的煅烧及产品性能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30页 |
·高岭土的矿物结构与特性 | 第11-13页 |
·高岭土资源的分布 | 第13-14页 |
·高岭土的应用 | 第14-18页 |
·高岭土在陶瓷工业方面的应用 | 第15-16页 |
·高岭土在造纸行业中的应用 | 第16-17页 |
·高岭土在耐火材料工业中的应用 | 第17-18页 |
·高岭土在橡胶、塑料、油漆等方面的应用 | 第18页 |
·高岭土在其他方面的应用 | 第18页 |
·高岭土锻烧原理及影响因素 | 第18-23页 |
·高岭土煅烧原理及结构变化 | 第18-21页 |
·影响锻烧高岭土物化性能的因素 | 第21-23页 |
·高岭土煅烧工艺的研究 | 第23-27页 |
·国内煤系高岭土煅烧工艺的研究 | 第23-26页 |
·国内水洗高岭土煅烧的研究 | 第26-27页 |
·国外高岭土煅烧工艺的研究 | 第27页 |
·目前煅烧高岭土研究存在的问题 | 第27-28页 |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内容和目的 | 第28-30页 |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28-29页 |
·研究内容和目的 | 第29-30页 |
第二章 实验原料组成分析、试剂及仪器 | 第30-34页 |
·实验原料 | 第30页 |
·实验方法 | 第30-32页 |
·原料化学组成的测定 | 第30页 |
·pH值及烧失重的测定 | 第30-31页 |
·测定结果 | 第31页 |
·原料颗粒粒度分布的测定 | 第31-32页 |
·试剂与仪器 | 第32-34页 |
·试剂 | 第32页 |
·实验仪器 | 第32-34页 |
第三章 高岭土的白度在煅烧过程中的变化规律 | 第34-43页 |
·实验部分 | 第34-35页 |
·实验方法 | 第34-35页 |
·高岭土白度的测定方法 | 第35页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35-37页 |
·白度在不同煅烧温度下的变化规律 | 第35-36页 |
·白度在不同恒温条件下的变化规律 | 第36-37页 |
·煅烧高岭土的X-射线衍射(XRD)分析 | 第37-41页 |
·关于X-射线衍射(XRD)分析及分析方法 | 第37-38页 |
·X-射线衍射(XRD)结果分析 | 第38-41页 |
·本章小结 | 第41-43页 |
第四章 高岭土吸油量及粒度在煅烧过程中的变化规律 | 第43-56页 |
·实验部分 | 第43-44页 |
·实验方法 | 第43页 |
·吸油量的测定方法 | 第43-44页 |
·粒度分布的测定方法 | 第44页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44-47页 |
·吸油量在不同煅烧温度下的变化规律 | 第44-46页 |
·吸油量在不同恒温时间下的变化规律 | 第46-47页 |
·粒度分布在不同煅烧温度下的变化规律 | 第47-49页 |
·煅烧高岭土的红外光谱分析(IR) | 第49-52页 |
·关于红外光谱分析(IR)及分析方法 | 第49-50页 |
·红外光谱(IR)结果分析 | 第50-52页 |
·煅烧高岭土的扫描电镜(SEM)分析 | 第52-54页 |
·关于扫描电镜(SEM)分析及方法 | 第52-53页 |
·扫描电镜(SEM)结果分析 | 第53-54页 |
·本章小结 | 第54-56页 |
第五章 高岭土遮盖力及磨耗值随煅烧过程的变化规律 | 第56-63页 |
·实验部分 | 第56页 |
·实验方法 | 第56页 |
·遮盖力及磨耗值的测定方法 | 第56-57页 |
·高岭土遮盖力的测定方法 | 第56-57页 |
·高岭土磨耗值的测定 | 第57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7-61页 |
·高岭土的遮盖力在煅烧过程中的变化规律 | 第57-59页 |
·高岭土磨耗值在煅烧过程中的变化规律 | 第59-61页 |
·本章小结 | 第61-63页 |
总结 | 第63-67页 |
一、论文主要工作 | 第63页 |
二、主要结论 | 第63-65页 |
三、本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65页 |
四、对未来工作的设想和建议 | 第65-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1-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
附件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