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汽车工程论文--各种汽车论文--各种能源汽车论文

新能源汽车控制器标定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9页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第11-12页
    1.2 国内外发展状况第12-15页
        1.2.1 测量标定系统国内发展状况第12-14页
        1.2.2 测量标定系统国外发展状况第14-15页
    1.3 主要研究内容、特色与创新第15-18页
        1.3.1 主要研究内容第15-17页
        1.3.2 特色与创新第17-18页
    1.4 本文的组织与结构第18-19页
第二章 新能源汽车测量与标定系统的描述第19-29页
    2.1 新能源汽车的测量与标定第19-21页
    2.2 ASAP标准体系第21-22页
    2.3 XCP协议第22-25页
        2.3.1 XCP协议通讯方式第22页
        2.3.2 XCP报文格式第22-23页
        2.3.3 同步数据对象DTO的工作原理第23-25页
    2.4 测量与标定系统的应用第25-26页
    2.5 测量标定系统整体架构第26-28页
    2.6 本章小结第28-29页
第三章 上位机测量与标定系统的实现第29-56页
    3.1 任务概述第29-31页
        3.1.1 主要实现内容第29-30页
        3.1.2 需求概述第30-31页
    3.2 上位机软件系统的总体结构第31-33页
    3.3 上位机软件的总体设计与实现第33-54页
        3.3.1 测量标定模块的设计与实现第33-37页
        3.3.2 XCP解析模块的设计与实现第37-43页
        3.3.3 A2L文件解析器的设计与实现第43-48页
        3.3.4 通讯模块的设计与实现第48-52页
        3.3.5 数据库模块的设计与实现第52-54页
    3.4 本章小结第54-56页
第四章 整车控制器测量与标定系统的实现第56-76页
    4.1 ECU硬件系统的设计第56-58页
        4.1.1 控制器硬件系统的设计第56-57页
        4.1.2 CAN接口电路的设计第57-58页
    4.2 软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第58-72页
        4.2.1 XCP传输层的设计与实现第58-60页
        4.2.2 XCP驱动层的设计与实现第60-71页
        4.2.3 应用层的设计与实现第71-72页
    4.3 F28M35x的内存管理第72-75页
        4.3.1 FALSH单元的烧写第72-73页
        4.3.2 FALSH区到RAM区的映射第73-74页
        4.3.3 两个核间数据通信的实现第74-75页
    4.4 本章小结第75-76页
第五章 测量与标定系统测试与分析第76-86页
    5.1 系统测试平台的搭建第76-77页
    5.2 实验测试与分析第77-84页
        5.2.1 A2L文件解析器的测试第77-79页
        5.2.2 测量功能的测试第79-81页
        5.2.3 标定功能的测试第81-83页
        5.2.4 实时数据监测功能的测试第83-84页
    5.3 本章小结第84-86页
结论第86-88页
    6.1 本文工作总结第86-87页
    6.2 未来工作展望第87-88页
参考文献第88-91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91-92页
致谢第92-93页
附件第93页

论文共9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蒙俄合作发展的潜力与策略研究
下一篇:征地对农牧民生活方式的影响研究--以特克斯县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