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蒙俄合作发展的潜力与策略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0-14页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0-12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 研究目标及研究方法 | 第12页 |
1.2.1 研究目标 | 第12页 |
1.2.2 研究方法 | 第12页 |
1.3 研究重点与研究思路 | 第12-14页 |
1.3.1 研究重点 | 第12-13页 |
1.3.2 研究思路 | 第13-14页 |
2 文献综述及相关理论 | 第14-21页 |
2.1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4-18页 |
2.1.1 国外研究进展 | 第14-16页 |
2.1.2 国内研究进展 | 第16-18页 |
2.2 理论支撑 | 第18-21页 |
2.2.1 地缘政治经济理论 | 第18-19页 |
2.2.2 劳动地域分工理论 | 第19页 |
2.2.3 地缘合作理论 | 第19-21页 |
3 中蒙俄合作发展的基础与挑战 | 第21-29页 |
3.1 基础条件分析 | 第21-24页 |
3.1.1 地缘政治基础 | 第21页 |
3.1.2 资源环境基础 | 第21-22页 |
3.1.3 经贸合作基础 | 第22-23页 |
3.1.4 基础设施基础 | 第23-24页 |
3.1.5 人文交流基础 | 第24页 |
3.2 面临的挑战 | 第24-29页 |
3.2.1 地缘政治关系存在不稳定性 | 第24-25页 |
3.2.2 资源环境合作存在诸多限制性因素 | 第25-26页 |
3.2.3 经济贸易结构有待调整和完善 | 第26页 |
3.2.4 基础设施尚不能有效对接 | 第26-27页 |
3.2.5 人文交流受制于观念定式和文化隔阂 | 第27-29页 |
4 中蒙俄合作发展的潜力分析 | 第29-43页 |
4.1 地缘政治合作潜力分析 | 第29-31页 |
4.1.1 边界问题解决 | 第29页 |
4.1.2 建立睦邻友好地缘关系 | 第29-30页 |
4.1.3 三方战略决策契合 | 第30-31页 |
4.2 资源合作潜力分析 | 第31-34页 |
4.2.1 中国资源需求量不断扩大 | 第31-33页 |
4.2.2 俄蒙资源储量较大 | 第33-34页 |
4.3 经贸合作潜力分析 | 第34-39页 |
4.3.1 中蒙俄贸易结合度分析 | 第34-35页 |
4.3.2 中蒙俄贸易产品比较优势分析 | 第35-36页 |
4.3.3 中蒙俄综合贸易互补性分析 | 第36-37页 |
4.3.4 产业内贸易分析 | 第37-39页 |
4.4 基础设施合作潜力分析 | 第39-40页 |
4.4.1 中蒙俄基础设施基础较弱 | 第39页 |
4.4.2 中俄口岸及边境基础设施的建设与改造 | 第39-40页 |
4.4.3 国际陆海联运大通道建设 | 第40页 |
4.5 人文合作潜力分析 | 第40-43页 |
4.5.1 旅游合作 | 第40-41页 |
4.5.2 科技交流合作 | 第41-43页 |
5 中蒙俄合作发展的主要策略 | 第43-47页 |
5.1 促进基础设施发展及互联互通 | 第43页 |
5.2 强化口岸建设和海关建设 | 第43-44页 |
5.3 加强能源与投资合作 | 第44页 |
5.4 深化经贸合作 | 第44-45页 |
5.5 拓展人文交流合作 | 第45页 |
5.6 加强生态环保合作 | 第45页 |
5.7 推动地方及边境地区合作 | 第45-47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47-49页 |
6.1 基本结论 | 第47页 |
6.2 主要创新点 | 第47-48页 |
6.3 不足与展望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后记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