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符号说明 | 第9-10页 |
1 前言 | 第10-21页 |
1.1 干旱胁迫对植物生长及其生理生化的影响 | 第10-12页 |
1.2 盐胁迫对植物生长及其生理生化的影响 | 第12-14页 |
1.3 植物对干旱与高盐等非生物胁迫的响应途径 | 第14-15页 |
1.4 泛素蛋白酶体途径 | 第15-19页 |
1.4.1 泛素化途径 | 第15-17页 |
1.4.2 植物E3泛素连接酶 | 第17-19页 |
1.4.2.1 E3泛素连接酶的种类 | 第17页 |
1.4.2.2 E3泛素连接酶的生物学功能 | 第17-18页 |
1.4.2.3 E3泛素连接酶与抗旱和耐盐功能的关系 | 第18-19页 |
1.5 TR1基因研究进展 | 第19-20页 |
1.6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20-21页 |
2 材料和方法 | 第21-39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21-23页 |
2.1.1 植物材料 | 第21页 |
2.1.2 质粒及菌种 | 第21-22页 |
2.1.3 实验主要使用试剂 | 第22-23页 |
2.1.4 主要使用的仪器设备 | 第23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23-39页 |
2.2.1 转基因植株的阳性鉴定 | 第23-25页 |
2.2.1.1 植物基因组总DNA的提取 | 第23-24页 |
2.2.1.2 PCR检测 | 第24-25页 |
2.2.2 Real-time PCR检测 | 第25-28页 |
2.2.2.1 植物总RNA的提取 | 第25页 |
2.2.2.2 反转录合成cDNA | 第25-26页 |
2.2.2.3 qPCR检测 | 第26-28页 |
2.2.3 农艺性状分析 | 第28页 |
2.2.4 干旱处理 | 第28-29页 |
2.2.4.1 萌发期PEG-6000处理模拟干旱胁迫 | 第28页 |
2.2.4.2 苗期自然干旱胁迫 | 第28-29页 |
2.2.5 盐处理 | 第29页 |
2.2.5.1 萌发期NaCl处理模拟盐胁迫 | 第29页 |
2.2.5.2 苗期盐胁迫 | 第29页 |
2.2.6 生理指标的测定 | 第29-33页 |
2.2.6.1 叶片相对含水量(RWC)测定 | 第29页 |
2.2.6.2 叶片相对保水力(RWR)测定 | 第29-30页 |
2.2.6.3 丙二醛(MDA)含量测定 | 第30页 |
2.2.6.4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测定 | 第30-31页 |
2.2.6.5 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测定 | 第31页 |
2.2.6.6 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测定 | 第31-32页 |
2.2.6.7 可溶性蛋白含量测定 | 第32-33页 |
2.2.7 DAB及NBT组织染色 | 第33页 |
2.2.8 亚细胞定位 | 第33-34页 |
2.2.8.1 瞬时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33-34页 |
2.2.8.2 烟草表皮细胞的转化 | 第34页 |
2.2.8.3 荧光显微镜观察 | 第34页 |
2.2.9 酵母双杂交 | 第34-39页 |
2.2.9.1 逆境文库的构建 | 第34-35页 |
2.2.9.2 诱饵蛋白载体的构建 | 第35-36页 |
2.2.9.3 诱饵蛋白的自激活检测 | 第36页 |
2.2.9.4 酵母双杂交系统筛选可能的互作蛋白 | 第36-37页 |
2.2.9.5 PCR反应扩增pGADT7插入片段 | 第37-38页 |
2.2.9.6 测序分析 | 第38-39页 |
3 结果 | 第39-60页 |
3.1 转基因甘蓝型油菜的分子鉴定 | 第39-40页 |
3.1.1 过表达BnTR1甘蓝型油菜T_0代植株的分子鉴定 | 第39-40页 |
3.1.2 过表达BnTR1甘蓝型油菜T_1代植株的分子鉴定 | 第40页 |
3.2 过表达BnTR1甘蓝型油菜的农艺性状分析 | 第40-41页 |
3.3 过表达BnTR1甘蓝型油菜的抗旱性鉴定 | 第41-48页 |
3.3.1 过表达BnTR1油菜T_2代种子萌发期抗旱性鉴定 | 第41-46页 |
3.3.1.1 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对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 第41-42页 |
3.3.1.2 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对种子萌发期表型的影响 | 第42-43页 |
3.3.1.3 过表达BnTR1油菜干旱胁迫后幼苗叶片的ROS含量分析 | 第43-44页 |
3.3.1.4 过表达BnTR1油菜干旱胁迫后幼苗抗氧化酶基因的qPCR分析 | 第44-46页 |
3.3.2 过表达BnTR1油菜T_1代植株苗期抗旱性鉴定 | 第46-48页 |
3.3.2.1 自然干旱胁迫下植株苗期的表型鉴定 | 第46页 |
3.3.2.2 自然干旱胁迫下植株苗期的生理指标测定 | 第46-48页 |
3.4 过表达BnTR1甘蓝型油菜的耐盐性鉴定 | 第48-55页 |
3.4.1 过表达BnTR1油菜T_2代种子萌发期耐盐性鉴定 | 第48-52页 |
3.4.1.1 NaCl模拟盐胁迫对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 第48-49页 |
3.4.1.2 NaCl模拟盐胁迫对种子萌发期表型的影响 | 第49-50页 |
3.4.1.3 过表达BnTR1油菜盐胁迫后幼苗叶片的ROS含量分析 | 第50-51页 |
3.4.1.4 过表达BnTR1油菜盐胁迫后幼苗抗氧化酶基因的qPCR分析 | 第51-52页 |
3.4.2 过表达BnTR1油菜T_1代植株苗期耐盐性鉴定 | 第52-55页 |
3.4.2.1 NaCl模拟盐胁迫下T_1代植株苗期的表型鉴定 | 第52-53页 |
3.4.2.2 NaCl模拟盐胁迫下T_1代植株苗期的生理指标测定 | 第53-55页 |
3.5 BnTR1蛋白的亚细胞定位分析 | 第55-56页 |
3.5.1 瞬时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55页 |
3.5.2 荧光显微镜观察 | 第55-56页 |
3.6 酵母双杂交筛选BnTR1可能的互作蛋白 | 第56-60页 |
3.6.1 诱饵蛋白载体的构建 | 第56-57页 |
3.6.2 诱饵蛋白的自激活检测 | 第57页 |
3.6.3 酵母双杂交筛选 | 第57-58页 |
3.6.4 pGADT7插入片段的PCR扩增 | 第58-59页 |
3.6.5 测序分析 | 第59-60页 |
4 讨论 | 第60-63页 |
4.1 过表达TR1能提高植物对干旱与高盐的抗性 | 第60页 |
4.2 TR1对植物干旱与高盐等多种非生物胁迫的响应 | 第60-61页 |
4.3 TR1互作蛋白的研究 | 第6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72-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