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通信论文--通信理论论文--信息论论文--信道编码理论论文

CPM调制和信道编码盲识别的研究与实现

摘要第8-9页
ABSTRACT第9-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7页
    1.1 调制参数盲识别第11-12页
    1.2 信道编码参数盲识别第12-15页
        1.2.1 线性分组码盲识别第13-14页
        1.2.2 BCH码盲识别第14页
        1.2.3 卷积码盲识别第14-15页
        1.2.4 Turbo码盲识别第15页
    1.3 本文的内容安排第15-17页
第二章 CMP信号参数联合盲识别第17-43页
    2.1 CPM调制信号表示第17-18页
    2.2 CPM信号的循环平稳特性及推论第18-20页
    2.3 CPM参数盲识别算法第20-27页
        2.3.1 CPM参数盲识别算法第20-22页
        2.3.2 频偏估计与补偿第22-23页
        2.3.3 搜索区间定义方法第23-25页
        2.3.4 相位延展第25页
        2.3.5 代价函数最大值求取第25-26页
        2.3.6 代价函数最大值求取方法的改进第26-27页
    2.4 仿真结果和分析第27-43页
        2.4.1 频偏估计算法的仿真结果第27-34页
        2.4.2 CPM参数盲识别算法的仿真结果第34-43页
第三章 BCH码参数盲识别第43-66页
    3.1 线性分组码和BCH码第43-48页
        3.1.1 线性分组码定义第43-44页
        3.1.2 线性分组码的线性约束关系第44-47页
        3.1.3 二进制本原BCH码定义第47-48页
    3.2 码长和起点识别第48-57页
        3.2.1 线性矩阵分析法第48-53页
        3.2.2 比特相关算法第53-57页
    3.3 BCH码特征多项式盲识别算法第57-61页
        3.3.1 公因式算法第57-59页
        3.3.2 码根特性算法第59-61页
    3.4 BCH码盲识别的实现和仿真第61-66页
        3.4.1 BCH码识别算法流程第61-62页
        3.4.2 BCH码盲识别软件性能测试第62-66页
第四章 信道编码类型盲识别第66-78页
    4.1 卷积码与Turbo码编码器第66-68页
        4.1.1 卷积码第66-67页
        4.1.2 Turbo码第67-68页
    4.2 信道编码类型盲识别算法第68-71页
        4.2.1 卷积码盲识别特征第68-70页
        4.2.2 Turbo码盲识别特征第70-71页
        4.2.3 信道编码类型盲识别流程第71页
    4.3 编码类型识别特征的数值分析第71-78页
        4.3.1 增长比第71-75页
        4.3.2 对角线上0和1出现的规律第75-77页
        4.3.3 校验列第77页
        4.3.4 小结第77-78页
第五章 总结和展望第78-79页
参考文献第79-84页
致谢第84-85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85-86页
学位论文评阅及笞辩情况表第86页

论文共8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英语学习者在英语口语记叙文中使用逻辑关联词的母语迁移研究
下一篇:贵族气人格的结构及其初步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