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1-24页 |
1 金丝瓜概述 | 第11-14页 |
1.1 南瓜属种质资源 | 第11页 |
1.2 金丝瓜介绍 | 第11-12页 |
1.3 金丝瓜营养与药用价值 | 第12页 |
1.4 金丝瓜产业现状 | 第12-13页 |
1.5 金丝瓜种质资源的多样类型 | 第13-14页 |
2 遗传多样性研究 | 第14-23页 |
2.1 金丝瓜亲缘关系及遗传多样性研究的意义 | 第14-15页 |
2.2 研究遗传多样性的主要方法 | 第15-17页 |
2.3 分子标记(Molecular markers) | 第17-23页 |
3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23-24页 |
第二章 金丝瓜种质资源引种、鉴定及形态学聚类 | 第24-37页 |
1 金丝瓜种质资源引进 | 第24页 |
2 供试材料与方法 | 第24-28页 |
2.1 实验材料来源 | 第24-25页 |
2.2 田间种植 | 第25-26页 |
2.3 形态学性状调查 | 第26-28页 |
2.4 测量仪器 | 第28页 |
2.5 统计分析 | 第28页 |
3 结果分析 | 第28-37页 |
3.1 金丝瓜形态学特征的基本统计量分析 | 第28-30页 |
3.2 形态学性状聚类分析 | 第30-33页 |
3.3 金丝瓜主成分分析 | 第33-37页 |
第三章 南瓜属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SRAP分子标记分析 | 第37-51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7-41页 |
1.1 供试材料 | 第37页 |
1.2 实验仪器和试剂药品 | 第37-38页 |
1.3 实验步骤 | 第38-41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1-51页 |
2.1 DNA质量 | 第41-42页 |
2.2 SRAP-PCR反应条件优化 | 第42-43页 |
2.3 引物筛选 | 第43-44页 |
2.4 聚类结果分析 | 第44-48页 |
2.5 主坐标分析 | 第48-51页 |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 | 第51-56页 |
1. 讨论 | 第51-55页 |
1.1 关于形态学标记的特点及从形态学得出的优异种质评价 | 第51-52页 |
1.2 关于金丝瓜遗传多样性与亲缘关系SRAP研究可行性及科学性分析 | 第52-53页 |
1.3 关于金丝瓜种质资源亲缘关系的分析 | 第53页 |
1.4 形态学标记与分子标记在遗传多样性研究中的比较 | 第53-55页 |
2 结论与展望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0页 |
附录1 聚丙烯酰胺电泳步骤 | 第60页 |
附录2 SRAP引物筛选组合 | 第60-61页 |
附录3 金丝瓜生长形态图 | 第61-62页 |
附录4 不同金丝瓜果型图 | 第62-68页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