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地理论文--中国史论文--隋、唐至清前期(581~1840年)论文--唐(618~907年)论文

唐代举子寺读之风和科考的关系探析

中文摘要第8-9页
ABSTRACT第9页
绪论第10-14页
第一章 寺院读书之风兴起的背景第14-20页
    1.1 佛教在本土化和世俗化中对儒家思想的吸收第14-16页
    1.2 科举制度下对文化的崇尚促进寺院读书之风兴起第16-18页
    1.3 唐朝中后期官学的衰微促进寺读之风兴起第18-20页
第二章 寺学教育和举子科考的相互影响第20-31页
    2.1 寺学优越的教育环境第20-22页
    2.2 教育目的的功利化第22-26页
    2.3 教育内容的儒学化和世俗化第26-28页
    2.4 教育手段的多样化第28-31页
第三章 寺院僧人和举子的互动关系第31-48页
    3.1 僧人和举子间的相互提携第31-41页
        3.1.1 僧借士扬名第31-33页
        3.1.2 士以僧自梯第33-41页
    3.2 僧人和举子间的角色置换第41-45页
        3.2.1 举子出家遁世第41-43页
        3.2.2 僧人还俗应举第43-45页
    3.3 僧人和举子的相互切磋第45-48页
        3.3.1 举子习禅第45-46页
        3.3.2 僧人习诗第46-48页
第四章 寺院文化和科考文化相互渗透第48-52页
    4.1 诗赋取士和举子寺读之风的联系第48页
    4.2 寺院文化和举子诗歌创作的呼应第48-49页
    4.3 寺院题诗对举子的科考心态的反映第49-52页
余论——寺读之风的影响第52-55页
    5.1 对唐代学子个人发展的影响第52页
    5.2 对唐朝文化繁荣的影响第52-53页
    5.3 对宋代书院制度的影响第53页
    5.4 对佛教自身的影响第53-55页
参考文献第55-58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58-59页
致谢第59-60页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第60-61页
承诺书第61-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EPDM制麦设备数字化设计平台的研究与应用
下一篇:西藏牦牛肉品质分析与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