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生物吸附剂选择性吸附贵金属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7页
1 绪论第12-32页
    1.1 贵金属资源现状及富集方法第12-15页
        1.1.1 贵金属资源现状第12页
        1.1.2 贵金属的富集方法第12-15页
    1.2 生物吸附法简介第15-19页
        1.2.1 生物吸附剂种类第15-17页
        1.2.2 生物吸附机理第17页
        1.2.3 生物吸附的影响因素第17-18页
        1.2.4 生物吸附法富集贵金属研究进展第18-19页
    1.3 丝胶生物吸附剂第19-21页
        1.3.1 丝胶的结构和性能第20页
        1.3.2 丝胶的提取方法第20页
        1.3.3 丝胶生物吸附剂研究进展第20-21页
    1.4 柿皮生物吸附剂第21-23页
        1.4.1 柿单宁的结构第21-22页
        1.4.2 柿单宁的性质第22页
        1.4.3 柿单宁生物吸附剂研究进展第22-23页
    1.5 研究意义及主要内容第23-25页
        1.5.1 研究意义第23页
        1.5.2 研究内容第23-25页
    参考文献第25-32页
2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32-40页
    2.1 实验材料及仪器第32-33页
        2.1.1 实验原料与试剂第32页
        2.1.2 实验仪器第32-33页
    2.2 实验方法第33-34页
        2.2.1 生物吸附剂的制备第33页
        2.2.2 静态吸附实验第33页
        2.2.3 动态吸附实验第33-34页
    2.3 分析及表征方法第34-35页
        2.3.1 FT-IR分析第34页
        2.3.2 Zeta电位分析第34页
        2.3.3 XPS分析第34-35页
        2.3.4 其它表征第35页
    2.4 吸附过程分析第35-38页
        2.4.1 吸附计算第35页
        2.4.2 吸附动力学第35-36页
        2.4.3 吸附热力学第36-38页
    参考文献第38-40页
3 2,5-二硫二脲改性丝胶对Ag(Ⅰ)的选择性吸附研究第40-64页
    3.1 引言第40页
    3.2 实验部分第40-42页
        3.2.1 吸附剂的制备第40-41页
        3.2.2 吸附过程的影响因素第41页
        3.2.3 吸附动力学和吸附热力学第41页
        3.2.4 吸附选择性第41-42页
        3.2.5 解吸及循环利用第42页
        3.2.6 动态吸附实验第42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42-60页
        3.3.1 材料表征第42-45页
        3.3.2 吸附过程的影响因素第45-47页
        3.3.3 吸附动力学第47-50页
        3.3.4 吸附热力学第50-51页
        3.3.5 吸附选择性第51-53页
        3.3.6 吸附剂的再生性能第53-55页
        3.3.7 动态吸附第55-56页
        3.3.8 BTU-SS选择性吸附的Ag(Ⅰ)机理探讨第56-60页
    3.4 本章小结第60-62页
    参考文献第62-64页
4 2,5-二巯基噻二唑改性柿皮对Au(Ⅲ)的选择性吸附研究第64-86页
    4.1 引言第64页
    4.2 实验部分第64-66页
        4.2.1 吸附剂的制备第64页
        4.2.2 吸附过程的影响因素第64-65页
        4.2.3 吸附动力学和吸附热力学第65页
        4.2.4 吸附选择性第65页
        4.2.5 解吸及循环利用第65页
        4.2.6 动态吸附实验第65-66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66-83页
        4.3.1 材料表征第66-68页
        4.3.2 吸附过程的影响因素第68-70页
        4.3.3 吸附动力学第70-73页
        4.3.4 吸附热力学第73-74页
        4.3.5 吸附选择性第74-75页
        4.3.6 吸附剂的再生性能第75-77页
        4.3.7 动态吸附第77-79页
        4.3.8 DMTD-PP选择性吸附Au(Ⅲ)机理探讨第79-83页
    4.4 本章小结第83-84页
    参考文献第84-86页
5 结论与展望第86-88页
    5.1 结论第86-87页
    5.2 展望第87-88页
附录第88-90页
致谢第90页

论文共9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双光子荧光显微镜用于在体小鼠下丘脑腹内侧核神经细胞内Ca2+检测的方法学探讨
下一篇:根际细菌对土壤线虫的反捕食作用及对根结线虫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