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谈录》研究
|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绪论 | 第9-16页 |
| 第一节 康軿和他的《剧谈录》 | 第9-10页 |
| 第二节 《剧谈录》研究价值 | 第10-11页 |
| 第三节 康軿及其《剧谈录》研究现状 | 第11-16页 |
| 第一章 《剧谈录》文体研究 | 第16-27页 |
| 第一节 《剧谈录》之前的小说类别 | 第16-22页 |
| 一、笔记小说、传奇小说定义 | 第16-17页 |
| 二、笔记小说、传奇小说特点 | 第17-20页 |
| 三、笔记小说与传奇小说的联系与区别 | 第20-21页 |
| 四、《剧谈录》之前笔记小说、传奇小说发展脉络 | 第21-22页 |
| 第二节 《剧谈录》的文体特点 | 第22-27页 |
| 一、纪实类 | 第22-23页 |
| 二、虚构类 | 第23-24页 |
| 三、虚实互见类 | 第24-27页 |
| 第二章 《剧谈录》思想内容研究 | 第27-53页 |
| 第一节 《剧谈录》内容分类 | 第27-50页 |
| 一、朝堂官吏类 | 第27-31页 |
| 二、文人雅士类 | 第31-34页 |
| 三、鬼神宗教类 | 第34-40页 |
| 四、奇人异事类 | 第40-46页 |
| 五、历史景物类 | 第46-50页 |
| 第二节 《剧谈录》内容特点 | 第50-53页 |
| 一、描述晚唐朝政情况 | 第50页 |
| 二、反映晚唐社会面貌 | 第50-51页 |
| 三、刻画唐代社会各色人物 | 第51-52页 |
| 四、历史真实与主观想象共存 | 第52-53页 |
| 第三章 《剧谈录》艺术特点研究 | 第53-66页 |
| 第一节 叙事 | 第53-57页 |
| 一、既真亦幻的叙事内容 | 第53-54页 |
| 二、简明完整的叙事风格 | 第54-55页 |
| 三、曲折生动的故事情节 | 第55-57页 |
| 第二节 多种多样的人物形象 | 第57-64页 |
| 一、人物形象类别 | 第57-61页 |
| 二、人物刻画方法 | 第61-64页 |
| 第三节 语言风格 | 第64-66页 |
| 一、语言简洁生动 | 第64-65页 |
| 二、风格平淡质朴 | 第65-66页 |
| 结语 | 第66-67页 |
| 参考文献 | 第67-81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出版或发表的论著、论文 | 第81-82页 |
| 致谢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