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3-4页 |
| Abstract | 第4-5页 |
| 引言 | 第8-12页 |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8-9页 |
| 1. 研究背景 | 第8页 |
| 2. 研究意义 | 第8-9页 |
| (二)研究内容 | 第9-10页 |
| (三)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0-11页 |
| 1. 研究方法 | 第10页 |
| 2. 技术路线 | 第10-11页 |
| (四)创新之处及局限性 | 第11-12页 |
| 1. 创新之处 | 第11页 |
| 2. 局限性 | 第11-12页 |
| 一、相关概念界定和文献综述 | 第12-19页 |
| (一)食品安全的概念和内涵 | 第12-13页 |
| (二)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变迁 | 第13-15页 |
| 1. 我国政府食品安全监管模式演变 | 第13页 |
| 2. 我国现行食品安全治理模式 | 第13-14页 |
| 3. 消费者参与食品安全治理 | 第14-15页 |
| (三)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5-18页 |
| 1. 国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第15-16页 |
| 2. 国内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第16-18页 |
| 3. 文献总结和评析 | 第18页 |
| (四)小结 | 第18-19页 |
| 二、理论基础和分析框架 | 第19-24页 |
| (一)政府食品安全监管的理论基础 | 第19-20页 |
| (二)满意度调查理论基础 | 第20-21页 |
| (三)基于ACSI模型的消费者对政府食品安全治理满意度分析框架 | 第21-22页 |
| (四)关于总体质量感知的分析探讨 | 第22-23页 |
| (五)小结 | 第23-24页 |
| 三、调查实施与样本描述 | 第24-32页 |
| (一)政府食品安全治理满意度调查 | 第24-25页 |
| 1. 调查样本选择 | 第24页 |
| 2. 调查问卷设计 | 第24-25页 |
| 3. 预调研和正式调研 | 第25页 |
| 4. 样本基本特征 | 第25页 |
| (二)食品安全相关问题的描述性分析 | 第25-26页 |
| (三)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状况的描述性分析 | 第26-29页 |
| 1. 消费者对食品安全总体状况满意度 | 第26-27页 |
| 2. 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状况相关问题评价 | 第27-29页 |
| (四)消费者对政府食品安全监管的描述性分析 | 第29-31页 |
| 1. 消费者对政府食品安全监管满意度 | 第29页 |
| 2. 消费者对政府食品安全监管相关问题评价 | 第29-31页 |
| (五)小结 | 第31-32页 |
| 四、消费者对政府食品安全治理总体质量感知的SEM分析 | 第32-38页 |
| (一)模型选择 | 第32页 |
| (二)假设模型和变量设置表 | 第32-33页 |
| (三)实证分析 | 第33-35页 |
| 1. 探索性因子分析 | 第33-34页 |
| 2. 信度与效度检验 | 第34页 |
| 3. 验证性因子分析 | 第34-35页 |
| (四)模型检验结果与分析讨论 | 第35-37页 |
| 1. 模型拟合检验 | 第35-36页 |
| 2. 结构模型路径分析 | 第36页 |
| 3.测量模型因子载荷分析 | 第36-37页 |
| (五)小结 | 第37-38页 |
| 五、主要结论和政策建议 | 第38-41页 |
| (一)主要结论 | 第38-40页 |
| 1. 食品安全相关问题和政府食品安全治理满意度 | 第38页 |
| 2. 政府食品安全治理满意度形成路径和影响因素 | 第38-40页 |
| (二)政策建议 | 第40-41页 |
| 参考文献 | 第41-46页 |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第46-47页 |
| 致谢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