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图像与情感叙事—当代工笔画女性题材的人物造型研究
| 中文摘要 | 第4-5页 |
| 英文摘要 | 第5页 |
| 引言 | 第8-9页 |
| 一、传统仕女画的造型表现 | 第9-13页 |
| (一)传统工笔仕女画的兴起 | 第9页 |
| (二)工笔仕女画中女性人物造型的沿革 | 第9-13页 |
| 1.六朝、唐时期 | 第9-11页 |
| 2.宋元时期 | 第11页 |
| 3.明清时期 | 第11-13页 |
| 二、当代工笔画女性题材的人物造型现状 | 第13-17页 |
| (一)当代工笔画女性题材的兴起背景 | 第13-14页 |
| (二)当代工笔画女性题材人物画的发展 | 第14-17页 |
| 1.融合西方绘画的造型形式 | 第14页 |
| 2.表现生活化的造型形式 | 第14-17页 |
| 三、当代工笔画中女性题材的人物画造型语言 | 第17-29页 |
| (一)当代工笔画对中国传统仕女画造型观念的继承 | 第17-20页 |
| 1.“神釆飘逸”对线的继承 | 第17-18页 |
| 2.“富丽典雅”对色的继承 | 第18-19页 |
| 3.“散点透视”对构图的继承 | 第19-20页 |
| (二)当代工笔画中女性人物的造型表现 | 第20-29页 |
| 1.“以西润中”的写实性造型 | 第20-23页 |
| 2.“借古启今”的意象性造型 | 第23-26页 |
| 3.具有民族特色的装饰性造型 | 第26-29页 |
| 四、当代工笔画中女性人物造型的方向及意义 | 第29-34页 |
| (一)当代工笔画中女性人物造型的方向 | 第29-30页 |
| 1.强调画面中女性形象的个性表现 | 第29页 |
| 2.加强综合材料多元化的探索与实践 | 第29-30页 |
| (二)当代工笔画女性题材人物造型的现实意义 | 第30-32页 |
| 1.人物造型中女性美的审美趋向 | 第30-31页 |
| 2.女性题材中人物造型的情感表达 | 第31-32页 |
| (三)个人创作体悟 | 第32-34页 |
| 结语 | 第34-35页 |
| 参考文献 | 第35-36页 |
| 后记 | 第36页 |